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总参陆航部:抗震救灾考验陆航执行多样化任务能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白瑞雪)解放军总参谋部陆航部部长马湘生4日在北京向驻华武官团介绍中国陆军航空兵情况时说,抗震救灾极大地考验了陆航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这是中国第一次向驻华武官团介绍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的发展和建设情况。来自49个国家的60位外国驻华武官、副武官听取了介绍。

    “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赋予了陆军航空兵大量的多样化军事任务。”马湘生从历史沿革、部队编成、飞行训练、综合保障、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对中国陆航的建设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还特别介绍了陆航部队在汶川大地震救灾中承担的任务。

    马湘生说,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陆航出动了上百架直升机,运送人员15000多人、物资2000多吨,在运送救援物资、后送伤员、立体搜救、堰塞湖抢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救灾行动时间紧、任务急、难度大,尤其是复杂的地形和天气,给飞行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马湘生说,“特别是在地震发生后的10天里,飞行员几乎每天都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在复杂天气和山区环境中实施的飞行超过80%。”

    在回答匈牙利武官“从地震救灾中获得什么经验”的问题时,马湘生说,这次救灾充分说明,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陆军航空兵的作用是其他兵种无法替代的。

    他同时表示,抗震救灾在锻炼和检验部队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兵种建设特别是装备配套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缺少重型直升机,电子设备、配套设备等还不够完善。”马湘生说。

    马湘生透露,中国陆军航空兵将积极争取早日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他还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陆航也将担负安保任务。

    组建于1986年的陆军航空兵,是中国军队里最年轻的主战兵种。目前,陆航已有10余个飞行团队,近500架直升机(飞机)。

    马湘生说,中国陆航部队正在逐步推进力量结构由空中单一型向空地合成型、主战装备由空中运输型向攻运结合型、作战效能由辅助支援型向主战突击型的重大转变。

 
 
 相关链接
· 总参测绘局将向社会提供震后灾区航空影像及数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