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7月6日电(记者 桂涛、刘宝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家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附近海域近期出现的大量浒苔不含任何毒素,与蓝藻存在本质区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周名江研究员表示,这次青岛出现的浒苔属于大型藻,对人体无害,且只有在较清洁的水域中才能生长,而蓝藻属于微型藻,是环境污染标志,会产生毒素,影响饮水,二者有本质区别。
2007年5月,江苏太湖曾暴发大面积蓝藻,近百万市民家中自来水饮用受影响。
周名江说,浒苔一般因漂浮、堆积成灾,历史上曾在意大利、法国、丹麦等多国海域发生过,其中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就曾打捞起浒苔38万吨。目前,世界上的通例是打捞清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表示,从营养物质、海水质量等方面来看,青岛近海的数据和过去四十年相比,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目前青岛市区各污水处理厂、重点企业的污水治理设施运行良好,污水达标排放。
孙松表示,目前,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水质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海水一类标准,完全达到奥帆赛比赛水质要求。
他说,目前有关专家仍在就此次浒苔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