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在碧峰峡的幸福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7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 冯昌勇) 7日上午,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里,饲养员瞿春茂将一捆新鲜的竹子洗净,仔细地将嫩竹枝和叶子摘下。一旁圈舍里的大熊猫“团团”“圆圆”见到瞿春茂,颠颠地跑到圈舍门前,嘴脚并用拨弄着,讨好般地要为瞿春茂“开门”。

    瞿春茂将竹叶和嫩枝放在手上,体形已显得庞大的“团团”“圆圆”这时特温顺,轻轻地从瞿春茂手上取食,不一会,这俩家伙可能是嫌站着太累,索性坐在地上吃起来,瞿春茂只好将就他们,几乎是将竹子喂到它们嘴里。

    “过去都是将竹子、窝窝头等食物扔给它们,由它们自己吃。地震发生时,‘团团’‘圆圆’因受了惊吓,一度有些烦躁和厌食,体重在地震后一段时间内减了2公斤左右。地震后,我们采取了‘爱心饲养’,要求饲养员把食物拿在手上喂它们。同时与它们进行沟通,喂食时要呼唤名字、抚摸头部,还要用眼神交流。这样可以增加它们的安全感,安抚它们的情绪,达到心理治疗目的。现在看来效果十分明显。”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黄炎说。

    目前,“团团”“圆圆”的身体早已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平,体重还有所增加,又都成了圆滚滚、胖嘟嘟的身材。“团团”体重达112公斤,“圆圆”为111公斤。它们每天都要吃5至6公斤的竹子,还要吃一些窝窝头、苹果等精饲料。

    “团团”“圆圆”在碧峰峡大熊猫基地里仍住在一起。他们的圈舍大约有30平方米,但运动场特别大,有好几千平方米,这里是“团团”“圆圆”的乐园,成了他们活动时间最多的地方。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距离震中约30公里的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部分熊猫圈舍成为废墟,熊猫食物采集困难,交通、水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处于瘫痪状态。研究中心60多只圈养大熊猫无家可归。地震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隐患,也时刻威胁着它们的安全。从5月18日起,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启动了自创立以来首次进行的、疏散转移全部圈养大熊猫的行动。“团团”“圆圆”被转移至雅安市碧峰峡熊猫基地。

    雅安市碧峰峡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距离成都市仅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

    2003年,国家林业局、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选择碧峰峡,建立了新的熊猫圈养基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立碧峰峡基地,除了开展熊猫饲养、繁殖和科研活动外,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安全,没想到仅仅5年后,碧峰峡基地就派上了用场,成为卧龙受灾熊猫最大的避难所。

    碧峰峡基地的竹子都是向周边的老乡购买,大熊猫的食物范围并不狭窄,箭竹属的40多种均可食用,这些竹子在基地周边广泛分布,因此,“团团”“圆圆”等大熊猫的粮食不成问题。

    “团团”出生于2004年9月1日,“圆圆”出生于2004年8月31日,现在都体形俊朗,感情很好,它们都贪玩爱闹,一点也不怕人。

 
 
 相关链接
· 台北市、台中市和新竹县“争抢”大陆赠台大熊猫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