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杨维汉、陈菲)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1万起,造成3.3万人死亡、15.2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0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12.3%、20.4%和14.4%。
公安部交管局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情况。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王金彪表示,今年以来,公安交管部门集中开展大力整治高速公路通行秩序,集中治理了农村道路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突出问题,严厉查处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
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显示,半年来,有28个省(区、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全国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减少11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4起,同比持平。
“虽然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事故明显下降,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王金彪总结了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的四个薄弱环节:
——事故总量依然较大,一些省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上升。
——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让行和无证驾驶肇事突出。超速行驶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总量依然较大,占总死亡人数的14.6%,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不按规定让行和无证驾驶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2.1%和6.6%。
——电动自行车、危化品货运车与校车交通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比增加,分别上升15.1%、18.8%和12.3%。
——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上半年涉及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共4起,同比上升3起。其中,有2起都是由于拖拉机违法载人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