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绵阳在全市启动"爱心家庭牵手灾区受灾儿童"活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绵阳7月9日电(记者姚剑锋、苏万明)记者从绵阳市精神文明办公室获悉,为了帮助灾区更多的孩子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绵阳在全市启动并组织开展“爱心家庭牵手灾区受灾儿童”活动。

    据介绍,这次活动分三个层面进行,即亲情关爱、经济资助、关爱地震灾区儿童夏令营。亲情关爱主要是发动当地有爱心、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辅导能力的爱心家庭,结对地震灾区致孤、致残、致贫的儿童,为孩子们开展十个方面的成长关爱活动。

    这些家庭要做到每月联系一次孩子,了解、鼓励孩子,指导孩子读有意义的书籍并与孩子讨论阅读感受,寒暑假陪孩子看一场电影并与孩子进行一次户外活动,指导孩子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同时,要求每半学期与学校老师和家长交流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向孩子传授自我保护、防灾避灾知识,每年接孩子回家过一次节日。

    经济资助活动将动员爱心企事业单位和爱心家庭,结对资助灾区致孤、致残、致贫儿童,一个孩子每月资助100元,一年1200元。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办公室将为每个孩子设立个人账户,由孩子监护人掌管,用于孩子生活补贴。

    7月5日,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石坎小学25名学生乘火车前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参加由河北省关工委、团省委举办的七彩阳光夏令营活动。这是绵阳市开展“爱心家庭牵手灾区受灾儿童”的活动内容之一,它将有利于帮助因地震致孤、致残、致贫的儿童走出困境,轻松快乐度暑假。

    另据绵阳市政府消息,9日中午,在济南过渡性复学的848名北川擂鼓镇师生,乘坐济南至成都专列返乡继续他们的学业。这批全国人数最多的灾区赴外省过渡复学的师生,在济南度过了33天难忘时光。

绵阳重振养殖业信心 灾后畜禽补栏50万头只

    新华社四川绵阳7月9日电(记者姚剑锋、苏万明)作为地震重灾区的四川绵阳市在地震后积极鼓励畜禽养殖户及时补栏,重振信心搞好灾后生产自救。目前,全市生猪补栏5.8万头、禽补栏45.6万只,选留后备母猪1.1万头。

    作为全国生猪养殖重要基地的绵阳市,年出栏生猪约610万头。地震使全市生猪产业遭受重创,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的圈舍大部分夷为平地,存栏生猪死伤惨重,牲畜死亡18.39万头。

    据绵阳市畜牧兽医局介绍,地震造成的饲料供应紧张以及水源紧张也影响了畜牧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灾情发生后,绵阳畜牧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养殖户清理废墟,搭建临时圈舍,协助联系圈舍寄养幸存生猪。同时对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和防疫处理。

    畜牧部门在规划重建方案时,突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制定了标准、规模、环保、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养殖目标。同时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送科技下乡,积极为养殖户联系良种仔猪、肉鸡苗,提供生产信息,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效益。

    良好的政务环境,增强了投资生猪产业者的信心。据了解,以安县大正、大禹PIC、盐亭全成等数十个种猪场、养猪场正在修复和重建中,畜禽生产能力有望恢复到灾前水平。 

 
 
 相关链接
· 绵阳市环保局正式启动地震灾区土壤污染调查工作
· 绵阳143名地震孤儿山东安家 32名残疾人唐山就业
· 上海提前完成3.5万套援建绵阳灾区过渡安置房
· 四川绵阳市619座震损水库应急抢险施工基本完工
· 绵阳为地震博物馆收集千余实物 筹建工作进行中
· 科技部调研组前往绵阳考察灾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