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访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反兴奋剂处处长陈志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专访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反兴奋剂处处长陈志宇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新华社记者马向菲) 在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反兴奋剂处处长陈志宇的办公桌上,有两张填写得密密麻麻的表格,上面注明已经完成和基本完成的近百项工作,这不过是5月份的一个阶段性工作小结。每一项工作完成情况只是寥寥几个字,但后面隐藏了无数细致的努力。

    陈志宇指着其中的“检查计划”一项说:“单这一项就很麻烦,北京奥运会计划进行4500例兴奋剂检查,究竟如何检查,每一个项目查多少例,都要与28个国际体育单项协会逐个进行商谈,每一个项目的检查计划都是厚厚的一大摞。但这不过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

    “但工作再纷繁复杂,我们也要尽量做到细致。我们不但希望保卫一届纯净的奥运会,也希望我们的工作成为以后奥运会的榜样,”他说。

    胸章、漫画、检查提示板和挂着展板的检查站

    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查有不少自己的特色,充满了对运动员温馨的关怀。

    陈志宇说,他们打算给每个运动员都发一枚小胸章,上面写着“诚实、公平”。“这是我们所捍卫的体育道德,也希望能够时刻提醒运动员,”他说。

    每个运动员在接受检查时还能拿到一本漫画式的手册,用可爱的卡通图形和简单的语言解释药检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易于被运动员接受。

    陈志宇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A4纸大小的硬纸板,上面同样是画着卡通图形,用8种文字提醒运动员接受药检的一系列注意事项。“这主要是解决语言问题。即使不看文字,运动员只看图画也能大致明白要做什么,不但方便运动员,也方便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陈志宇说。

    他说,如果能走进奥运村的兴奋剂检查站,你会发现那里变成了一个展览室。“奥运村的检查站是41个检查站中最大的一个,我们把它布置得很漂亮,办了小展览介绍世界反兴奋剂史,”他说,“运动员在等待检查的时候看看展览,接受反兴奋剂教育不是很好吗,中国一向很重视反兴奋剂教育的。”

    应急预案和样品瓶标签

    奥组委反兴奋剂处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同时,也在不断细化自己的工作,争取将人为错误降到最低,即使出现意外情况,也有详细的紧急预案为解决问题进行参考。

    陈志宇说,兴奋剂检查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切身利益,因此每一名检查人员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过程控制也非常重要。

    “我们这里的917名兴奋剂检查人员有100多人来自原来的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是注册检查人员,非常有经验。负责样品收集的近300人来自北京各个医院,还有500多名陪护人员来自各个高校,”他说。

    这些检查人员都经过培训、考试、筛选、“好运北京”测试赛演练,并参与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日常检查工作。陈志宇说,即使经过这样重重“考验”,在检查过程中也无法保证绝对不出错误,这就要靠措施控制过程,比如下发检查指导手册,一步步说明检查流程。

    “还有一些地方我们进行了改进。比如原来样品瓶的瓶号是手填在检查单上。但现在,我们准备了标签,只要把印有瓶号的标签贴在单子上就行了,这样保证不会抄错瓶号,”他说。

    如果现场出现意外情况,比如运动员拒绝提供尿样,检查人员也不用着急,只要翻翻反兴奋剂处编写的指导手册,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应急预案是我们根据经验以及以往奥运会出现的意外情况编写的,意外发生后根据上面的流程做就可以了,”陈志宇说。

    7月27日开幕的奥运会

    “对于我们来说,北京奥运会不是8月8日开幕,而是7月27日,甚至更早。等7月27日奥运村一开村,反兴奋剂检查的工作随之正式开始,”陈志宇说。

    在这之前,来自其他国家认证实验室的兴奋剂检查专家和志愿者将抵达中国;国际奥委会将着手选择要在赛前接受检查的运动员。

    “可以说我们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了,在剩下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要做的是梳理工作目标、制度和实施过程,查漏补缺,优化过程,”陈志宇说。

    他举例说,在场馆检查站的志愿者7月17日就要上岗,用10天时间走场地,熟悉路线,进行培训演练,奥组委这边则负责提供培训教材、物资。

 
 
 相关链接
· 民航局空管局召开奥运空管运行指挥中心工作会议
· 气象与海事部门合作确保奥帆赛场不受浒苔侵扰
· 北京:34条奥运公交专线分期开通
·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传递
· 河北发出奥运安保"冲刺"动员令 决战"平安奥运"
· 北京新增奥运场馆等5类奥运气象预报服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