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吴思、孙玉波)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近日发布的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开发单位建设方面存在的住宅项目配套设施不全、不到位等问题,增加了物业服务的难度。
在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中,反映住宅项目配套设施不全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2.35%,反映住宅项目交通不方便的占10.22%,反映住宅项目不按规定配置物业管理用房的占28.50%。
有关人士表示,一些住宅项目的开发单位片面追求投资效益,尽量压缩配套设施项目,即使规划配套项目,也常常拖延实施,先住宅后配套,给入住后的业主造成多方面的不便,无形中也给物业管理造成很多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
其次,建管不分掩盖和转嫁前期矛盾,给物业服务带来隐患和纠纷。这次调查中认为开发单位利用建管不分掩盖前期遗留问题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2.50%,认为利用建管不分转嫁新建项目矛盾的占41.96%,认为利用建管不分压低物业项目交接成本的占18.78%。反映新建项目房屋质量问题突出的占51.85%。
同时,一些开发建设单位还利用物业服务促进房屋销售,拖欠空置房物业服务费。一些企业反映,开发单位并不都是真正重视物业服务的,而是利用物业服务为开发项目搞包装,打品牌,目的是促进房屋销售,为开发单位的自身利益服务,并且常常拖欠空置房物业服务费。
业内人士提出:注意发掘物业管理边际效益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孙玉波、吴思)面对物业管理行业整体利润降低、半数企业不盈利的现象,如何提高服务收益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当务之急。对此,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提出,企业应发挥物业管理的边际效益,增加多种经营的收入以提高物业管理的创富能力。
谢家瑾谈到,目前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创收没有上升到资产管理的高度,没有下工夫做大特约服务的收益并形成规模。而一些品牌企业仅通过设立经纪业务部,开展代客出租出售房屋业务一项,全年收入就能增长一半以上。其他形式还包括提供餐饮服务、酒店式客房服务、代办保险业务、代办票务等,这些服务既受到小区居民的欢迎,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收益渠道。探索说明,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拓展业务范围,物业管理行业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谢家瑾提到,产业链的延伸是物业管理行业寻求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向上可以发展咨询服务业和销售代理业,向下可以创新服务产品,给传统的物业管理赋予新的内涵。科学精细的资产管理和多样化的优质个性服务,能够为客户创造物业的增值和提供生活的便利,企业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