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7月17日电(记者董学清、郭倩)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台可移动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将为8月在青岛举办的奥林匹克帆船赛提供高精度的赛场海域表面风速、风向信息,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它的应用可以帮助运动员判断风场,提高成绩。
这种设备由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已于5月在青岛奥帆中心投入使用。这种雷达可探测到300公里范围内的暴雨、冰雹、大面积降水及其他空中气象目标,将在场地风力数据监测、预报等方面提供精确化预报服务。
研究人员在美国光学学会7月出版的《光学快报》上描述说,这种移动激光雷达站可以更准确地测量风场,这可能帮助世界级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竞技。
据了解,在奥运会帆船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船的设计、赛道困难程度以及海流等因素。然而,最重要的因素或许是运动员如何成功地利用风把帆张满。
“即便是在小型帆船赛场,风也不均匀。”负责这项研究的中国海洋大学刘智深教授说,“如果运动员拥有最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捕捉到风,那么他们就可能发挥出最高水平。”
研究人员宋小全介绍说,在帆船比赛中,充斥着各种旋转的风场,运动员遇上这些风场,就会减缓移动速度,但如果巧妙地避开,就可以提高比赛成绩。
测风激光雷达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航空航天及灾害性天气预报等方面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德、法等少数国家掌握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