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2.9%,涨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4.1个百分点。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的是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数据来源是对全国3.1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上半年全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3.8%、12.1%、39.8%和12.8%,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7、7.6、24.0和9.5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1.9%,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5个百分点。其中,谷物上涨7.7%,小麦上涨8.0%,稻谷上涨5.0%,玉米上涨9.5%。
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4.9%,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4.4个百分点;家禽价格上涨16.4%,加快2.3个百分点;禽蛋价格上涨14.4%,加快0.1个百分点。
6月份我国CPI环比下降0.2%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 周英峰、刘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字显示,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环比下降0.2%。
统计专家指出,环比数据更能反映当前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显示,6月份我国食品价格比5月份下降0.8%,其中鲜菜价格下降5.9%,鲜蛋价格上涨2.7%。
从同比数据来看,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8%;食品价格上涨17.3%,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8.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
统计显示,6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0.4%,油脂价格上涨34.0%,鲜果价格上涨14.2%。
上半年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4%,居住类价格上涨6.9%。
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0%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字显示,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10.0%,涨幅比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同比上涨14.6%,设备工器具购置价格上涨0.6%,其他费用价格上涨5.5%。
在上半年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中,材料费价格同比上涨16.5%,人工费价格上涨13.3%,机械使用费价格上涨6.9%。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
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4%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雷敏、周英峰)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4%。
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指标,今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考虑到同期7%至8%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当前消费增长总体比较平稳。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4819亿元,同比增长22.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6224亿元,增长20.0%。
分商品类别看,上半年我国粮油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1%,日用品类增长1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通讯器材类增长3.5%,汽车类增长3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1.8%。
6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8%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雷敏、周英峰)6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8%,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
这是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第四个月处于8%平台。从3月份8%、4月份8.1%、5月份8.2%到6月份8.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呈高位持续攀升之势。
统计显示,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1%。其中,采掘工业上涨29.3%,原料工业上涨11.2%,加工工业上涨7.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7%,衣着类上涨2.4%,一般日用品类上涨4.1%,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2%。
能源产品价格涨幅突出。6月份全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9%;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10.4%、12.2%和15.5%;原煤出厂价格上涨27.1%。
冶金产品价格继续上涨。6月份,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33.5%,线材上涨49.1%,中厚钢板上涨29.3%。
此外,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4.9%、24.9%、2.7%和7.8%。
统计显示,1至6月份累计,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比去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1%。
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出现回落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房地产景气指数为103.08,比5月份回落0.26点,比去年同月回落0.55点。
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0.19,比5月份回落0.63点,同比回落2.03点。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到位资金19173亿元,同比增长22.8%。
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96.69,比5月份上升0.27点,同比下降1.37点。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29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
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06.33,比5月份回落0.42点,同比上升1.01点。上半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21.27亿平方米,增长24.1%。
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107.60,比5月份回落1.36点,同比上升1.69点。截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27亿平方米,增长2.2%。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425万平方米,下降2.1%。
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8%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雷敏、周英峰)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同比增长26.8%。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前五月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略高0.1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的增幅依然超过三成。统计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亿元,增长33.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5123亿元,同比增长18.9%;地方项目投资53313 亿元,增长27.6%。
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846亿元、26322亿元和312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5%、26.6%和26.2%。
从反映投资未来走向的新开工项目情况看,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9422亿元,增长1.5%。
从行业看,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增长46.7%;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增长42.0%;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9.2%;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增长7.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8%。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增幅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雷敏、周英峰)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速与前5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上半年全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1.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9%。
分产品看,上半年全国原煤、原油和发电量分别为12.6亿吨、9433万吨和1680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8%、1.7%和12.9%;粗钢产量为26320万吨,增长9.6%;水泥6.5亿吨,增长8.7%;汽车535万辆,增长17.6%。
同期,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2%,同比提高0.23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38334亿元,同比增长17.0%。
规模以上企业指的是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增速与上月持平。
新闻分析:工业生产增速为何放缓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 周英峰、刘铮、江国成)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字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一些工业行业的生产增速也有所放缓。其中,纺织业增速减缓4.5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减缓7.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减缓1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减缓3.3个百分点。
工业增速的放缓与重工业生产减速有很大关系。去年,钢铁等高耗能产业保持15%左右的增速,今年6月份回落到9%左右,这是过去几年没有过的,拉动了工业增速的整体回落。
“重工业增长的下降是国家主动调整的结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指出。国家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对钢坯等高耗能产品加征关税政策,都使得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9%、9.6%和12.5%,水泥增长8.7%,增幅均同比明显回落。
与此同时,以纺织业为代表的部分轻工行业生产也明显放缓。上半年我国纺织业生产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了4.5个百分点。纺织产品以出口为主,纺织业生产的减缓主要与外部需求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有关。
目前,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一些纺织、制鞋、玩具等轻工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一些企业为了节省经营成本,开始向我国中西部或东南亚国家转移。
“要关注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困难,采取有力度的政策鼓励它们向中西部转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建议,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并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的支持。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生产放缓,则主要是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提高了生产成本。上半年,国际原油、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也压缩了这些企业的利润。
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的同时,工业企业的利润也有所放缓。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虽然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幅回落,但在39个工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的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虽然比去年回落20多个百分点,但这是在去年增长40%多的基础上取得的。“一般而言,制造业能保持20%的利润是不错的。”朱宏任说。
新闻分析:怎样看待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江国成)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的话来说,是“稳定较快增长,结构有所改善”。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名义增长速度,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从结构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加快1.7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32.0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
长期以来,“投资增长过快”是导致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之一,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之一。在上半年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值得引起关注。
“上半年投资保持了25%以上的高位增长,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回落比较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有关负责人指出。
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的固定投资价格也说明了这一点。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10.0%,而一季度这一指标为8.6%。不断上涨的投资品价格,推高了名义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实际投资的增长出现放缓趋势,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房地产开发投资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近三分之一。数字显示,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亿元,同比增长33.5%。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5个百分点,外界担心的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投资下滑现象并未立刻出现。
不过,房地产投资乃至房地产行业也的确面临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指出,现在一些城市的房屋销售困难,银行贷款又很严,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比较紧张,这种局面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幅有可能出现回落。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经济正朝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当前,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从上半年的数字看,投资增速的放缓并不让人担心。但需要关注的是,投资是否出现大幅下滑,是否保持在正常区间。”张晓晶说。
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在建和新建项目规模巨大,各地加快发展的冲动还比较强烈。从这个角度上说,对投资增速的放缓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回旋的余地较大,发展的动力也较强。不过,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形势,根据形势的变化来适度调整政策,以保持适度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