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奥运有朋自远方来 交往细节不可小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 任沁沁)一名外国游客走进一家中国饭店,用生硬的中文对老板说:“来一碗‘混蛋’,再来个‘麻婆媳妇’。”知道这位外国人点的是什么菜吗?“混蛋”其实是馄饨,“麻婆媳妇”则是麻婆豆腐。

    这个笑话反映了中外人士交往中的语言交流障碍,至于穿着、饮食、应酬等方面的中西礼仪差异可能就更大了。

    奥运期间,北京预计将接待50余万境外宾客,由此产生的跨文化交流挑战不可小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国家有不同习惯,如果彼此都有所了解,会避免很多误会,为奥运带来更多惊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金正昆教授说。

    这位中国著名的礼仪专家强调:“礼出于俗,俗化为礼。”人际交往既要相互尊重,也要入乡“知”俗。他列举了中西交往中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

    各国对数字的喜好是有差别的。在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人们偏爱“6”或“8”,认为其代表了“顺利“和“发达”;同时,人们往往不喜欢“4”,因它与“死”谐音,不吉利。

    金正昆说,相反,在西方许多人不喜欢“666”,认为它是魔鬼撒旦的代表;讨厌“13”,因为背叛耶稣的犹大在“最后的晚餐”中排列第13位。

    各国人们对颜色的喜好也各不相同。中国自古对“黄色”有一种敬仰,因皇帝身上的“龙袍”就是黄色的;中国女性可能视“紫色”为高贵之色,但地中海和拉丁美洲的人们则通常忌讳这种颜色。

    送礼是门学问。给中国的老年人礼物,一定不要送“钟”(谐音送“终”);恋人不送伞(谐音“散”);夫妻不分“梨”(谐音“离”)。

    “人际交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互相尊重。以上这些例子,是要提醒中外朋友,在交往中要注意对方的一些喜好和禁忌,减少人际交往方面的不畅。”金正昆说。

    各国民间都有自己的禁忌,有时它们甚至是相反的,尤其需要引起注意。

    “龙”是中国的吉祥物,中国人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龙”则有凶神恶煞的意味。对于“龙”这一形象,中西常有不协调的音符出现。

    菊花在西方多用于丧、葬,绝对不会在吉祥如意的场合出现。然而,北京则以菊花和月季为市花,大家都喜欢“春兰秋菊,冬梅夏荷”。

    中国有句古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在吃的方面,中外却有很多差别。比如,粤菜特色菜之一的“乳鸽”,在欧美、拉美客人看来,恐怕是一道“不合适”的菜品,因为他们会问“毕加索的鸽子怎能吃掉”?在国外,人们往往不分乳鸽与肉鸽。

    至于“鱼翅”,在过去可是中国人款待贵宾的重点名菜。但西方人却不能接受鱼翅,他们认为“鱼翅没有营养,含铅量高”,更要紧的是,吃它还会导致珍稀动物鲨鱼的灭绝。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篮球明星姚明带头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这对唤醒中国人的动物保护意识已产生了积极作用。

    中国人待客,喜欢让客人多吃,祝酒、劝酒,在西方,这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更喜欢安安静静地吃饭,自己进行选择。

    中国有句话“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西方刚好相反。干杯的时候,中国的晚辈会尽量压低杯子,而在美国,杯子则往往举得越高越好,因为这代表“high”。

    谈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金正昆还举了一个例子。中国人喜欢自谦,本来花很长时间才买好的礼物,他可能会说“随便买的,也不会买,请笑纳”;花很长时间做的一桌饭菜,他可能会说“不会做,您就将就着吃吧”。

    金正昆说,虽然外国友人通常更习惯“这是我认为的最好的礼物”,“这是我做得最出色的菜,专门为你做的”这样的表达,但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人的自谦是虚伪、不自信。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讲究‘主随客便’,”金正昆说。“当然,中国也有需要外国友人理解和包容的地方,比如个别人在公共场合手机不静音,街头上能见到个别赤着上身的‘膀爷’。这些个别人的失礼,并不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礼仪水准。”

 
 
 相关链接
· 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力争媒体采访申请"件件有回复"
· 土耳其议员:北京奥运会将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地铁近期没有调价的计划
· 全程信息化急救系统将服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 中国履行承诺 奥运间境外记者采访只需被访者同意
· 世界看奥运: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天空变得蓝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