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李志勇)单双号限行、错时上下班这两个与北京市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奥运措施将于20日同时实施,作为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奥运的支持,北京市民纷纷表示理解和赞同这两项措施的出台。同时,北京市做好应对措施,使奥运期间交通“限”而不扰、“错”而不乱。
“对我来说,限行意味着公交车准点了、更快了,错时上下班则表示公交车不挤了。”家住西客站附近的林伟在北三环工作,公交车是他每天上下班的交通工具,而无法准确预期的等车和拥挤的车厢也是每天让他头痛的事。“这样的政策对像我这样的最合适了,听说以后还要在这修一条地铁能到我上班的地方,如果真那样的话我就不会再做买车的打算了。”
而北京1300多家车友会也承诺奥运期间“少开一天车”。同时,众车友会车友还呼吁有车市民,奥运期间少开车或不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为奥运期间的交通和环保贡献绵薄之力。
家住鲁谷的李先生已经和朋友商量好拼车上下班,而在各种网站上关于拼车的信息也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
如果说单双号限行还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人群造成一定影响外,错时上下班则是一经公布,立即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措施出台后,非常多的网友在网上发帖表示欢迎。
而为了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北京党政机关部门以及一些承担城市运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如公交、地铁等的时间不做调整。同时,虽然私企、外企不在调整之列,但很多私企和外企也纷纷主动表示,为支持奥运会,他们也将对上下班时间做出相应调整。
为了使这些措施既能够顺利实施,保障奥运会交通和环境良好,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北京市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针对单双号限行后大量客流转向公共交通,给公共交通造成巨大压力的问题,北京市通过增加公交、地铁、出租车的运力3方面措施满足这些客流出行需要。
据了解,从7月20日至9月20日实行单双号限行期间,北京将削减45%的机动车流量,同时预计也将有400多万人次客流转移到公共交通上来。
对此,北京公共电汽车通过新增2000辆运营车辆、提高运行效率7%到10%,每天可增加运送280万人次,达每天1380万至1480万人次。19日北京地铁10号线、机场线、奥运支线3条地铁线路同时开通,对满足赛时乘客前往奥林匹克公园场馆、首都机场,以及北京中关村、CBD等重点地区的出行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北京地铁通过缩小发车间隔、扩大列车编组等措施,预计每天可增加运送110万人次。
北京市6.6万辆出租汽车通过提高车辆速度、减少空驶,预计日均增加客运量50万至60万人次。通过上述措施基本满足每天转移的400多万人次客运量的需求。
而为保障观众、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来京采访北京奥运会的中外媒体人员出行便利等具体情况,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将开通34条奥运公交专线,残奥会期间将开通16条奥运公交专线。这些线路主要是补充奥运场馆周边常规公交、地铁在线路走向上的不足。其中,大部分线路将以快车或直达方式在比赛日运行,主要服务于入场、散场的观众和持证人员。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来京采访北京奥运会的中外媒体人员凭有效证件可以直接免费乘坐公交车,观众持当日门票也可免费乘坐。
同时,配合场馆交通运行方案,北京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制订了常规线路夜间散场囤车方案,在23个比赛场馆周边的30余个站点、39条重点线路安排摆渡车,发车时间与夜间散场时间相对应,一般在散场后1小时结束运营。
并且由于已经有了中非论坛期间错峰上下班的经验,北京公交、地铁等服务部门也将相应延长运行时间,调整高峰时段来应对客流的变化和需要。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周正宇说,有了这些措施和准备,就能够做到“限”而不扰、“错”而不乱,保障奥运交通和环境的良好以及乘客出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