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7月19日电(记者邓伽、赵叶苹)高成是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的农民,2007年他申请了小额信贷2万元养蜂70箱,2008年6月他就提前还清了全部贷款,并且准备扩大养蜂量。
目前,琼中县涌现出一大批像高成这样通过小额信贷脱贫致富的典型。近日,海南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迅速推广琼中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全省所有的贫困村都可以开展小额信贷扶贫活动。
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摸索出“农民贷款,政府贴息”的扶贫到户贷款模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农民发展资金难的问题。2007年至今年5月,琼中县共有1398户农民申领到小额信贷共计2091万元,到期还贷率超过98%。目前,琼中县的蜜蜂、七彩山鸡、桑蚕、灵芝等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琼中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通过市场机制使财政扶贫资金与农户自有资金形成了有效链接。”海南省扶贫办主任赵子导说,“以往的政府扶贫主要靠无偿拨款和向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收效并不理想,它忽视了贫困农民的实际需要。现在变无偿安排为有偿安排,增强了农民管好用好资金的责任感,并通过贴息实现了政府资金支持的可持续性。”
据悉,为了在全省迅速推广“琼中模式”,海南省政府将在三个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贴息贷款管理权限由省下放到市县,由市县扶贫办与财政局共同实施;引入竞争机制,放开贴息贷款发放主体,所有金融机构均可放贷;调整贴息政策,贴息资金可采取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间接的方式补贴给贫困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