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南宁着手构建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融特色学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7月21日电(记者 王志伟)走进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富德小学,缅甸教育文化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在这所学校的缅甸文化活动室中,展示着不少体现缅甸风土人情和文化教育的图片和工艺品。两位6年级的学生身着缅甸服装,向大家展示一些基本缅甸礼仪和简单日常用语。

    南宁地处中国—东盟接合部,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目前,南宁正在尝试探索中国-东盟中小学文化教育运作模式,尝试开展东盟特色教学,将东盟各国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知识列入教学内容。今年5月9日,南宁市江南区在辖区五一路正式启动“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项目建设。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具有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融特色学校。

    10所学校被选定为实验学校,分别对应东盟10国,建立友好学校关系。这10所学校围绕中国—东盟特色文化教育做到“一校一特”。目前江南区已组织一批教师接受东盟教育文化知识培训,与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建立“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实习基地,一些学校同在南宁的部分东盟国家留学生进行了对接交流。

    按照规划,富德小学对应的是缅甸学校。富德小学除了跟广西民族大学的缅甸留学生学习缅甸语和基本礼仪外,还与广西的缅甸商会接触。校长卢华生说,缅甸的金丝绣和玉石绣很有名,而富德小学的十字绣也很有特色,学校准备以“绣”作为交融点,与缅甸学校进行交流。作为广西远程教育的试点学校,富德小学希望通过远程教育与缅甸学校进行联系和沟通。目前,富德小学已经通过缅甸商会和仰光市第一基础小学建立了联系。

    和富德小学一样,其他9所学校的教学也是对应不同国家,突出东盟国家的艺术文化和语言文化教育。在这10所学校,除了正在营造东南亚特色的园林景观文化外,还开始探索开发东盟题材教育课程,创编东盟教育校本教材。更为重要的是,这10所学校还开始探索与东盟中小学建立友好学校的交流机制。当地教育部门计划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双方师生开展互访、互学、助教等多种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活动。

 
 
 相关链接
· 郭声琨:把崇左打造成面向东盟开放的区域性城市
· 广西五条东盟国际航线服务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
· 中国-东盟青年企业家交流会20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 2008中国—东盟青年营开幕 建青年区域合作新平台
· 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项下起酥油进口有关事项的公告(商务部公告2008年第43号)
· 江苏外贸进出口开始加速 对东盟进出口增幅放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