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机场空管将实施目视间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林红梅、郑毅)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机场的空中交通管理将于8月1日零时开始实施目视间隔试点运行,此举将有效地保障奥运民航运输任务,满足奥运会期间飞行流量增加的需要。

    中国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23日在此间对记者表示,此次实施目视间隔的范围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进近管制区高度6000米(含)以下范围。

    据民航华北空管局空管处江波介绍,目视间隔是管制员或飞行员为在航路、终端和塔台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航空器之间建立的一种飞行间隔,在国外运行比较普遍。

    目前,管制员都是通过雷达管制对飞机实施指挥,同高度的飞机与飞机之间保持着6公里以上的间隔飞行(在终端管制范围内),使得有限的空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实施目视间隔后,管制员在充分考虑了航空器性能、尾流影响、相关航空器的接近趋势、飞行的航路以及已知或预测的天气条件是否能满足航空器保持在能见范围内等因素后,询问飞行员是否可以实施目视间隔,当飞行员确认实施目视间隔后,飞行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靠目视观察,决定飞机的飞行间隔,飞行员也可以主动要求实施目视间隔。此举能够更灵活、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空域资源,从而加速飞行流量,增加跑道容量。

    本次试运行仅限于在北京、天津进近和塔台范围内使用目视间隔,目视间隔运行仍然是仪表飞行规则下的运行。目前首都国际机场的日起降一般在1300架次左右,高峰小时起降80余架次。

    预计奥运会期间首都国际机场的日起降将达到1500架次以上,高峰小时起降达到110架次,尤其是开幕式前三天和闭幕式后三天,首都国际机场的日起降架次将会陡然增加。苏兰根强调,实施目视间隔后,不仅能丰富管制员的指挥手段,增加管制灵活性,此种管制员和飞行员共同决策的机制,也有利于提高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进一步满足奥运会期间激增的飞行流量需求。

 
 
 相关链接
· 首都机场8月8日19时至24时采取临时禁航安保措施
· 北京首都机场实施特别安保措施
· 北京首都机场实施特别安保措施
· 首都机场六项措施保障特别检查期间旅客顺利出行
· 7月20日零时起首都机场等将实施特别安保措施
· 首都机场四措施加强安保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