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奥林匹克渗入心灵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李斌)
27岁的哥斯达黎加20公里竞走选手阿伦·塞古拉,终于拿到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为了这一刻,他甚至举债参加比赛,还在右臂刺上了“20公里竞走”的文身。“我要让奥林匹克渗入皮肤,深入心田。”没有承诺拿奖牌的他说。
让奥林皮克渗入皮肤,深入心田。这句话让人心动,令人警醒,不禁要为之鼓掌。
奥运将至,谁拿金牌第一,谁又会是奖牌榜头名,自然成为热门话题。作为竞技体育,奥运会的奖牌固然重要,但是还有比奖牌更重要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精神。
金牌有限,精神无限。尽管现代奥运会历史上也出现过黑哨、贿选、兴奋剂等一些丑闻,尽管当今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但是为什么只有奥林匹克运动,只有奥运会如此光彩夺目?
苦苦追寻的答案,只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奥林匹克运动形成的精神和文化焕发的无穷魅力。正如顾拜旦在回答“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有什么不同”的问题时所说:“奥运会还有‘别的东西’”
“别的东西”正是被顾拜旦所称的奥林匹克主义,包括“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重在参与”的奋斗精神,公平竞争的平等公正原则以及和平、友谊、进步的人类共同的理想。
和一般的体育运动不同,奥林匹克运动力图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大多数人看到“奥林匹克”这个词时,首先想到的还是体育竞赛,是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顽强拼搏。但是事实上,这个词早已不再仅仅是体育的代名词,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代名词。“重在参与”,“更快、更高、更强”……以这些格言为代表的奥林匹克精神契合了人类的天性,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连日来,伴随着媒体村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将目光聚焦中国;伴随着奥运村的开放,各国和地区运动员的到来,奥运会真的来了。
此时此刻,距离北京奥运会召开只有12天之际,人们在思考:在享受奥运所带来的竞技体育之美外,还要更多地体味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所在。让更多的人熏陶奥林匹克文化,学习奥林匹克知识,充实奥林匹克精神,这仍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让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渗入13亿人的皮肤,还渗透到13亿人的心灵,这将是奥林匹克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呼唤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期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享体育之美,共享心灵相通的快乐,在参与和竞技中,在对抗和交流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
奥运村开村 中国团升旗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刘卫宏 马扬)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还有11天,北京已经张开热情的双臂,笑迎世界各地宾客。在这一天,奥运村正式开村,东道主中国代表团第一个正式入住并举行了升旗仪式,北京奥运会全面进入赛时运行状态。此外,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与城市规划已全面兑现申奥承诺。
北京奥运会奥运村27日举行了开村仪式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入村欢迎仪式。开村仪式在奥运村升旗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北京奥运村村长陈至立移交了奥运村钥匙。
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致辞。他说,奥运村开村,标志着北京奥运会已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到来。
随后,朱红色的大门徐徐打开,现场奏起欢快热烈的音乐,百名身穿福娃服装的孩子跑上舞台,放飞彩色气球,并将福娃和鲜花送给宾客——凸显“中国元素”的奥运村正式开村了。当天,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的奥运村也正式开村。
中国体育代表团成为第一个正式入住奥运村的代表团,陈至立代表奥运村向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刘鹏赠送白鸽牡丹瓷盘。刘鹏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回赠一只精美的瓷瓶。
当天上午,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了升旗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首次在本土的奥运村升起。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300名中国代表团成员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炎热的天气下仍显精神饱满、神情激动。
“我从1984年就开始参加奥运会,今天总算实现了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的愿望!”参加升旗仪式的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百感交集地说,“这是我第七次参加奥运会,心情特别不一样……”
奥运村自20日预开村后,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代表团先遣组入住奥运村,但是第一个到达北京的奥运代表团是波兰。他们于27日6点35分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当天晚些时候,乘坐包机的古巴代表团、日本游泳队和俄罗斯皮划艇队也陆续抵达北京。北京奥组委在机场设立了奥运专用通道、证件激活中心和奥运接待中心,让各代表团减少了不少麻烦。
奥运村开始静候世界各地的客人,奥运场馆也已全面准备就绪。在“节俭办奥运”的理念下,奥运场馆建设与城市规划全面兑现了申奥承诺。
主新闻中心27日举行发布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谈绪祥介绍,北京已全面高质量完成奥运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所有场馆交通便利、质量优良,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既方便运动员使用,又利于赛后利用。此外,还对所有体育场馆及相关设施进行了全面无障碍设施的兴建和改造工作。
这些比赛场馆以及奥运村、新闻中心的建设,一直秉承了“节俭办奥运”的理念。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总指挥丁建明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说,奥运村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但其建设成本和普通住宅基本相当。主新闻中心形象景观经理郭强也说,主新闻中心的标志牌、内部装饰、景观设置等方面,都为节约成本而对原有设计进行了一些改变。他介绍,新闻中心的内外装饰面积约8万平方米,只花费了300万元左右,这笔经费用在一个五星级酒店大堂里,只能装饰几百平方米。
五星红旗首次在中国本土的奥运村飘扬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马扬、刘卫宏)27日9时35分,作为第一个正式入住奥运村的代表团,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村升旗广场举行了升旗仪式。这是五星红旗首次在中国本土的奥运村升起。
北京奥运会奥运村举行开村仪式后,举行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入村与升旗仪式。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身着红、白、黄色队服的300名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注视着五星红旗在奥运村冉冉升起。
这是现代奥运会112年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首次在本土的奥运村升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是来自摔跤、柔道、手球、曲棍球、举重、田径、游泳、体操、男篮、羽毛球队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中国奥委会官员、代表团官员和工作人员。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柔道选手佟文说:“这是在我们中国举行的奥运会,升旗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跟着唱国歌。”
“我从1984年就开始参加奥运会,今天,总算实现了在自己国家参加奥运会的愿望;尤其是经历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后,我不知多么盼望这个时刻!”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说。
中国体育代表团25日在北京成立,由1099人组成,其中参赛运动员639人;不但创下历届奥运会中国参赛人数之最,也是本届奥运会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他们将参加北京奥运会全部28个大项、38个分项、262个小项的比赛。
国旗升起,群情激昂。不过,中国代表团官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激动之中也隐隐显露出一些紧张和压力。男子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显得非常谨慎,他说:“现在内心的压力很大,对中国举重来说,拿奖牌肯定不是唯一的目标,拿更多的金牌才是最终目的,其实夺取每块金牌都特别艰难。”
奥运村也是奥运会上最重要的非竞技场馆区域,参赛代表团在奥运村内举行升旗仪式,也是奥运会开幕前代表团最重要的公众活动。波兰和古巴代表团已于27日到达北京并入住奥运村,他们将择日举行升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