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市实现让受灾群众住新家看北京奥运会承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 孙晓胜)北京市抗震救灾工程建设指挥部27日传出捷报,经过1.3万余名北京援建者66个昼夜的奋战,北京市对口援建四川江油市4.4万套过渡安置房任务提前16天完成,实现了让受灾群众住新家看北京奥运、10万名被迫失学孩子重回校园的“北京承诺”。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8月12日全面完成援建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任务。北京市作为援建灾区过渡房数量最大的单位,肩负着北京奥运和灾区援建两大艰巨建设任务,在援建之初,北京市抗震救灾工程建设指挥部就提出了“让受灾群众住进新家看奥运”和“让李白故里重新响起琅琅读书声”的承诺。

    为了实现两大承诺,北京市建委、规划委、财政局、水务局、市政管委等部门全力配合,7家刚刚完成奥运会“鸟巢”“水立方”、中国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的“金牌”建筑企业,100多名在国内外声名显赫的“金牌”规划、设计师和1.3万多名建设者组成了灾区最大的抗震救灾援建方面军。

    在援建过程中,北京市力求从灾区群众今后的生产、生活出发,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套建设厨房、卫生间、淋浴室、卫生所、商店外,还主动配套建设了饮用水净化装置、配备燃气热水器,专门建设了残疾人、老人专用浴位、厕位,设立浴室更衣间,提高住房防水标准和私密性。把首都建设中的“绿色、安全、人性化”理念运用到了灾区援建中。在总体规划上,突出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建设大社区,配套大型商业和农贸市场,以利居民自谋生路;在山区农村,注重分散安置,让安置农民不离乡不离土。

    根据北京市抗震救灾工程建设指挥部最新统计,北京市共援建江油市143个过渡安置区,4.4万套活动板房,可以让12万名受灾群众搬进新家。其中,最大的“京江家园”小区拥有8472套住房,可以安置近3万名受灾群众,是目前四川灾区最大的过渡安置房小区。北京市共援建学校78所,合计6184套,江油市10万名被迫失学的孩子已经正式开学,利用暑假赶上学习进度。援建板房医院19所791间病房,解决了灾区帐篷病房闷热、嘈杂的问题。

 
 
 相关链接
· 环境保护部召开抗震救灾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
· 公安部表彰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命令
·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信息系统”正式投入应用
· 抗震救灾期间防雷安全三项注意
· 全国总工会表彰一批抗震救灾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