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西百色7月27日电(记者 何丰伦 王志伟)7月27日是广西右江矿务局那读矿“7·21”透水事故发生后的第7天,井下仍有29名矿工被困失去联络。记者从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目前四大难题妨碍那读矿难抢险救援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司长商登莹、百色市市长谢泽宇以及部分煤矿技术专家于7月26日上午深入井下事故现场察看抢险救援情况。
商登莹说,沿着大巷道一直走,一路上泥泞、积水、淤积杂物较多,越接近4301工作面,各种困难越多——巷道狭窄,一些地方仍有积水渗透,淤泥、煤渣等杂物堆积严重,部分巷道因为雨水浸泡发生垮塌,这些已成为救援工作中的四大难题。
前来支援的四川省煤矿抢险排水站专家朱正平分析说,由于矿井内部设计的原因,那读煤矿透水工作面是一个弯曲的工作面,其料巷与机巷均高低不平,因此,那读煤矿透水事故在全国煤矿透水事故中有着其特殊性,多个透水点的水流已把工作面全部淹没,据推测,矿井内各工作面垮塌非常严重。
记者了解到,透水事故发生后,大量废弃煤渣沉入巷道底部,目前巷道仅有1米余高,有些地方甚至更低矮,抢险救护人员只能匍匐前行。由于巷道窄小,正常的运输通道无法运行,巷道内堆积的淤泥、煤渣等杂物,抢险救援人员只能先用编织袋装运这些杂物堆积在巷道两侧,这样,原本就狭窄的巷道变得更窄。同时,由于巷道小了,大功率的抽水泵因为体积较大,没法运输进去,目前,各个抽水点只能用较小功率的抽水泵排水。
抢险救援指挥部在7月23日已经确定井下的4301工作面很可能就是受困人员的集中区。正常通风是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目前,按照总指挥部的要求,井下救援工作的供电设备也已经全部到位,出水设备也基本安装完毕;井下通风设施全部到位,4304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已经正常运转。然而,4301工作面的通风目前仅能靠风筒、风扇设备进行,专业设备安装人员正在突击安装井下通风系统。
朱正平分析,由于4304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还不够完善,原计划安排3台小功率抽水机在1号排水点作业,目前一次只能启动2台进行排水工作,如果3台抽水泵同时启动,就会导致瓦斯浓度超标。目前,井下个别位置还发生小量透水现象,抢险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需要一边支护、一边清淤、一边通风,多工种专业人员交叉作业。
据介绍,目前被困井下的29名矿工,很可能集中在4301工作面的机巷和料巷内,因为这两个巷道是4301工作面的制高点。目前,井下救援人员正兵两路,分头向1号排水点的料巷、3号排水点的机巷推进,通风、供电、排水、清淤等多个工作组的救援人员正按照“抓通风、保排水、促进度”的九字方针,稳步推进抢险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