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第一棒火炬手李梅素在起跑仪式上展示火炬。当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传递。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祥云圣火结束西柏坡段旅程转场石家庄
新华社石家庄7月29日电(记者杨守勇、曲澜娟)踏上窄窄的石子小径,穿过毛主席、任弼时、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奥运圣火一路来到西柏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8时30分,随着第20棒火炬手传递完毕,祥云圣火结束了西柏坡段的旅程,将乘车转场石家庄市区继续传递。
惊天的战鼓敲起来,大红绸带舞起来,热情的舞蹈跳起来。圣火的到来,使革命老区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在这个享有“新中国摇篮”之称的小村庄,老区群众用红色来诠释赤诚,用红色来表达喜悦。
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在跑完第19棒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站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接过的是责任,传递的是精神,传播的是希望。”
革命圣地西柏坡段传递距离1.5公里。圣火转至石家庄市区星辰广场后,将由第21棒火炬手继续传递。
7月29日,最后一棒火炬手蔡亚林点燃圣火盆后向观众示意。当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传递。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祥云”火炬在石家庄市区传递
新华社石家庄7月29日电(记者董智永、王文化)7月29日上午10时40分,“祥云”火炬开始在石家庄市区传递。
起跑仪式在石家庄开发区星辰广场举行。在锣鼓声、音乐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中,火炬手郭小强开始了在石家庄市区的传递。石家庄市的火炬传递起点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从西柏坡纪念馆至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经过20名火炬手传递后,圣火由汽车转场到石家庄市区。石家庄市区的传递从开发区星辰广场开始,全长9.3公里,共有188名火炬手、48名护跑手参加,途经长江大道、裕华东路、体育南大街、中山东路。预计12时15分左右,石家庄市最后一名火炬手--悉尼奥运会射击冠军蔡亚林进入河北体育馆结束仪式现场,点燃圣火盆。
石家庄市是这个奥运圣火内地传递中唯一以庄为名的城市,在首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之时它还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而今石家庄城区人口218万人,建成区面积182平方公里。火炬传递在石家庄市区经过的线路,可以见证石家庄百年特别是近30年的变化。30多年前,这片土地还大都是农田和村舍,如今路旁草坪成片、高楼成林。

图表:北京奥运圣火在石家庄传递 新华社发
综述:奥运圣火点燃圣地神韵
新华社石家庄7月29日电(记者杨守勇、董智永)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整整10天之际,从革命圣地西柏坡到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火炬广场,穿过美丽的市区,再到河北省体育馆,祥云舞动之处,使这个“红色圣地、豪情之都”的年轻省会城市,燃起了火一样的激情。
上午8时10分,柏坡岭下,领袖像前,西柏坡纪念馆广场是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的海洋。当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把“祥云”火炬交给第一棒火炬手--体坛“常青树”李梅素时,礼炮齐鸣,彩带飞舞。李梅素激动地微微转身,挥手致意,沿着大红地毯缓缓跑去。
踏上窄窄的石板小径,穿过毛泽东、任弼时、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奥运圣火一路来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8时30分,随着第20棒火炬手传递完毕,圣火结束了西柏坡段的旅程,乘车转场石家庄市区继续传递。共有208名火炬手在石家庄火炬传递过程中“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圣火燃圣地,红色两相映。石家庄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红色堡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使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石家庄,这座城市成为我党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向夺取城市的转折点。解放后的石家庄,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城市政权。
红色圣地,豪情之都。圣火的到来,使革命老区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奥运圣火向我们走来。这一刻,全世界的心跳都在这里汇聚。这一刻,我们见证荣耀。”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说,圣火耀圣地,两种精神的结合,必将会使石家庄这片红色的土地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石家庄还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美丽城市,2500多年前,一支名为白狄的少数民族部落越过莽莽太行,在这里建立了“中山国”。天下第一桥赵州桥、柏林禅寺的佛学公案、秦皇古驿道、明代名相于谦之子避难的井陉石头村、正定大佛寺等,都在诉说幽幽历史。如今,石家庄正以其蓬勃的朝气和活力,成为一座发展之城,生态之城。
火炬一路星火相传,208位火炬手对火炬深情相吻,尽管路不长,但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有一种精神的寄托,每个人都是豪情飞扬。
29日下午,奥运圣火将乘飞机前往滨海城市、避暑胜地秦皇岛,30日继续它的激情之旅。
西柏坡:“中国命运定于此村”
新华社石家庄7月29日电(记者董智永 杨守勇)青山含笑,绿水漾波。29日,在地处太行深山的红色革命圣地——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广场,彩旗飘飘,鼓声阵阵,奥运圣火雄雄燃起。
西柏坡,这个原本地处太行山区的小村庄,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此运筹帷幄而闻名遐迩。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使这个普通山村成为“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当时,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决战,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为将革命进行到底、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了伟大的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根基,“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最根本的条件”。中共中央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建立起华北人民政府,筑成了解放全中国的稳固的战略后方,为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打下了基础。
在这里,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指明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绘制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毛主席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蚀防演变的指导方针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观。
“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这样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作家阎涛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里的这句名言,做出了最经典的概括。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新中国诞生近60年来,西柏坡始终都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每年都有几十万干部群众前来参观革命旧址和展览,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如今的西柏坡,背依苍郁青翠的太行山,前临波光粼粼的岗南水库,湖光山色相得益彰,被誉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以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旅游文化,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计的中外游客,有力地带动了石家庄的绿色生态和新都市等一系列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西柏坡已成为石家庄市最耀眼的“城市名片”。
战鼓激越擂响柏坡 老区欢腾喜迎圣火
新华社石家庄7月29日奥运专电(记者曲澜娟、杨守勇)7月29日上午,革命圣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老区人民用火一样的热情迎接奥运圣火传递燕赵第一站。
柏坡岭下,领袖像前,是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的海洋。“中国加油”、“河北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舞动的彩袖,漫卷的旗帜,飞扬的是青春和朝气。
早7时40分,200名身着蓝白相衬盔甲的常山战鼓鼓手挥槌齐擂,伴着高亢的吼声,鼓槌翻飞,鼓声震天,使人联想到当年威风凛凛的常山赵子龙。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8时刚过,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举起火炬展示,随后将火炬交给河北第一棒火炬手--体坛“常青树”李梅素。在全场的欢呼声中,李梅素将火炬高高举起,挥手向全场致意,转身跑去。
圣火燃烧,在革命老区的山路上棒棒传递,人流涌动,欢呼雀跃。接着,火炬进入中共中央旧址,依次跑过毛主席、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在这个伟人曾经运筹帷幄的大院里,老区人民凝视着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山村。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三大战役指挥于此,土地革命开始于此,七届二中全会更是提出了“两个务必”的伟大理论。
河北省代省长胡春华激动地说,6900万燕赵儿女期盼奥运圣火的到来,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61岁的西柏坡村民魏庆海兴奋地告诉记者:火炬来到西柏坡,尤其是我们自己村里的村民也有了火炬手,我们激动万分!村民闫高吉则说,昨晚激动得一夜没合眼,今天一大早就来到这里,要亲眼看一看奥运圣火从家门口经过。
“粮仓”“商埠”“药都”石家庄
新华社石家庄7月29日电(记者董智永)奥运圣火2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传递。石家庄地处辽阔的华北平原腹地,是“华北粮仓”、“华北商埠”和“中国药都”。
石家庄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粮、菜、肉、蛋、果主产区之一。冬小麦生产总量和单产均居北方冬麦区之首,是国家确定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被誉为“华北粮仓”。
上个世纪80年代,石家庄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本世纪初又被国家确定为优质麦生产基地。目前,石家庄市已连续14年小麦单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今夏全市550万亩小麦更是达到了亩产443公斤的历史最高,为稳定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北省首席小麦专家、石家庄农科院院长郭进考培育的石麦-15抗旱品种,从种植到收获,只浇一水就可稳获500公斤单产,节水前景十分广阔。
石家庄形成了优质专用小麦、药饲用玉米、梨果、大枣、奶业、无公害蔬菜、禽蛋、瘦肉型猪等8大特色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还涌现出一批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基地。
北靠京津,南通中原腹地,石家庄是全国铁路、公路、邮政、通讯的重要枢纽,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客、货中转站,具有“华北商埠”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从2001年国务院批准“重要商埠”城市发展定位以来,现已建成“全国十大市场”两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20多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0多个。
生物医药产业是石家庄市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医药生产加工综合能力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药都”。
石家庄具有横跨半干旱、半湿润两个地带的自然条件,为包括医药药材种植、化学药原料的生产供应、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医药产品的生产加工、医药商品的流通服务和医药信息技术的交流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医药工业企业有近三百家,医药经营企业640家,药品零售商店300余家,有6家企业跻身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利润百强行列,形成了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