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8月1日日全食:我国主要城市可见日食时间一览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8月1日将发生罕见的日全食天象

    新华社南京7月31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曹云向记者通报,8月1日将发生日全食天象。据了解,此次日全食,我国西部部分地区能够观赏到日全食的全部过程,而其他绝大部分地区则可观赏到带食日落的场景。

    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又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三种。当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时就是日全食,部分遮住则是日偏食或日环食。

    曹云介绍,这次日食,全食带将从加拿大北部开始,经过格陵兰岛北部、北冰洋、俄罗斯中部、蒙古国极西部,在我国中部结束。在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大西洋北部、欧洲(除极西南)、亚洲(除极西南端和极东部)可以看到偏食。

    对于我国公众而言,新疆等西部7个省、自治区观测条件非常好,由于这些地方的太阳落山时间较迟,因此可以看到日全食的全部过程。其中,尤其以新疆东北部的伊吾县和甘肃西部的金塔县观测条件为最好。

    曹云介绍,本次日全食将在北京时间8月1日18时左右发生,前后持续1个小时多,甚至达到近2个小时。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例,18时05分34秒,太阳开始被遮住;到19时07分34秒时,太阳将完全被挡,此时天空一片漆黑;此后,太阳开始逐渐复圆,直到20时04分59秒时,太阳完全复圆。

    日全食是最蔚为壮观的天象之一。最精彩的部分则是太阳被完全遮住时,一般能持续4分钟左右,本来明亮的天空突然变暗,最亮的恒星和行星在天空闪烁,鸟儿也纷纷归巢,温度也好像降了许多……几分钟后,太阳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生光”、复圆。天空又逐渐变得明亮起来。这个过程让人有时空倒转的感觉。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对于同一城市而言,能够见到日全食天象的几率是很小的,平均每两三百年才有一次机会。因而,对于我国西部几个省、自治区的观众而言,如此适合观赏的日全食是百年难遇的。希望有条件的公众千万不要错过这一难得的机会。

    王思潮说,当天,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我国不能见到太阳被完全遮住的公众,则可观赏到带食日落的奇特天象。随着太阳被月球的影子徐徐遮住,人们将有幸观赏到弯弯的红太阳渐渐西沉的瑰丽景象。

我国主要城市可见日食时间一览表

    新华社南京7月31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为方便公众观赏此次日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曹云经过测算,得出了我国主要城市可见日食的时间。

    曹云介绍,日全食的发生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时间节点:初亏,月球靠近太阳之时, 月球的视圆面第一次和太阳视圆面相外切的时刻,即日食开始;食甚,月球中心和太阳中心距离最近的时刻,此时,看到太阳被遮掩的部分最大。日全食时,食甚即为太阳被完全遮住之时;复圆,月球的视圆面第二次和太阳视圆面相外切的时刻,即该地方见食结束。

    以下是我国主要城市可见日食的时间表,其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则代表该城市无法见到日全食发生的那个特定的时间点。曹云表示,无法看到食甚的公众将能看到带食日落的美妙场景,而能够看到食甚的公众则相对较为幸运,他们可看到太阳被月亮完全遮住时的情景。当然,最幸运的要数能够看到复圆的公众,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整个日全食的发生过程。 

    地名   初 亏    食 甚   复 圆

  北京 18时17分13秒 19时10分02秒  ————

  天津 18时18分18秒 19时10分48秒  ————

  石家庄 18时20分21秒 19时13分27秒  ————

  太原 18时20分49秒 19时14分26秒  ————

  呼和浩特18时16分15秒 19时10分26秒  ————

  沈阳 18时13分12秒 19时04分24秒  ————

  长春 18时09分42秒 19时00分36秒  ————

  哈尔滨18时06分40秒 18时57分25秒  ————

  上海 18时28分27秒 ————    ————

  南京 18时28分12秒 ————    ————

  杭州 18时30分11秒 ————    ————

  合肥 18时28分54秒————    ————

  福州 18时36分17秒 ————    ————

  南昌 18时33分48秒 ————    ————

  济南 18时22分02秒 19时14分19秒  ————

  郑州 18时25分27秒 19时18分21秒  ————

  武汉 18时31分30秒 ————    ————

  长沙 18时35分19秒 ————    ————

  广州 18时42分36秒 ————    ————

  南宁 18时44分39秒 ————    ————

  成都 18时32分57秒 19时27分34秒  ————

  贵阳 18时39分10秒 19时32分01秒  ————

  昆明 18时42分18秒 19时35分32秒  ————

  拉萨 18时34分09秒 19时31分42秒 20时24分44秒

  西安 18时26分46秒 19时20分50秒  ————

  兰州 18时24分01秒 19时19分49秒  ————

  西宁 18时22分53秒 19时19分24秒 20时12分00秒

  银川 18时20分03秒 19时15分31秒  ————

  乌鲁木齐18时05分34秒 19时07分34秒 20时04分59秒

  台北 18时36分39秒 ————    ————

  香港 18时43分30秒 ————    ————

  海口 18时48分14秒 ————    ————

  澳门 18时43分51秒 ————    ————

  重庆 18时34分26秒 19时28分11秒  ————

  漠河 17时55分10秒 18时47分33秒 19时37分33秒

  喀什 18时08分12秒 19时12分31秒 20时11分31秒

  抚远 18时01分02秒

国家天文台:新疆哈密和甘肃酒泉是观测日食的最好地区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吴晶晶)8月1日我国部分地区将出现本世纪首次日全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的新疆哈密和甘肃酒泉地区是观测此次日食的最好地区。

    国家天文台的专家表示,良好的天气情况对于日食观测极其重要。在8月份,哈密地区和酒泉地区由于山的阻挡,几乎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云量较少,降雨量稀少,白天平均温度达到20摄氏度以上,风速最大值也只有25千米/小时,几乎不会发生沙尘暴,气候极其干燥且阳光充足。因此,哈密地区和酒泉地区是观测日食的最好地区。

    专家说,此次中心食带将于北京时间8月1日18时59分左右经过阿尔泰山进入我国境内,随后相继经过哈密、酒泉、西安等地。北京时间19时21分,日食带离开地球,日全食结束。

    专家表示,在日全食期间,由于太阳光球被月亮遮挡,我们将会看到平时很难看到的太阳色球和日冕,对于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届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地质与地球研究所等单位将进行涉及太阳物理、空间物理、电离层、地磁等方面的科学观测,并与前来观测日食的国外专家就日全食、太阳磁场、日冕及空间天气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8月1日:我国公众可在网上进行“追日之旅”

    新华社天津7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8月1日,我国将迎来本世纪第一次日全食。此次日全食我国最佳观测地点是在新疆哈密的伊吾县,全食时间有1分56秒,其次在甘肃的金塔县,全食时间1分48秒。其他地区由于处于偏食带,所以很多人看不到全食的过程。天文专家提醒说,不能亲临现场观看的公众可上网收看日全食发生全过程。

    天文专家介绍说,月球行经太阳和地球之间会遮住太阳从而发生日食现象。其中日全食极为罕见,要求地球、月球和太阳精确地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本影部分覆盖地区的人可见到全食,外围半影覆盖地区的人见到的则是偏食。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表示,8月1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偏食带,因此,很多地方的人看不到日全食发生的全过程,只能看到日偏食。

    据了解,为了让喜欢日全食的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有机会欣赏到这难得的视觉盛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对日全食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有兴趣的公众可登录www.pmo.jsinfo.net,也可登录上海网上天文台(www.astron.sh.cn./live/2008eclipse)观看网络直播。此外,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届时也将在古都西安为广大天文爱好者提供网络直播此次日全食的活动。

    据悉,目前已有2000多名海内外的天文爱好者云集伊吾县和金塔县准备一睹日全食奇观。

    “能亲临现场观看固然是幸福的,但幸运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天文爱好者来说,坐在家中,轻点鼠标,一样可以体验自己的‘追日之旅’。”赵之珩风趣地说。

天文专家支招科学观测“天狗吃日”

    新华社天津7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8月1日,举世瞩目的日全食将现身苍穹。凡是亲身经历过“天狗吃日”的人,都会留下足以铭记一生的印象。那么,对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奇观该如何科学地观测呢?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观看太阳,必须使用“太阳镜”或“太阳卡”,否则会伤害眼睛。“太阳镜”或“太阳卡”的滤光片是经过专业部门制作的,可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戴上“太阳镜”或“太阳卡”才可以看清楚太阳表面的变化,绘画出日食的过程或记录黑子的形状和位置。

    他同时表示,即使戴上“太阳镜”或“太阳卡”,每次观看太阳的时间也不要超过1分钟。

    另外,绝对不能用普通的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观看太阳,强烈的阳光会造成眼睛致命的伤害。要看,必须在物镜的一端加上相应的滤光片,进行减光。如果制作一个罩住望远镜物镜的“帽子”,套在镜筒的前端,拆下太阳镜上的滤光片装在“帽子”上,作为透光镜,也是可行的。

    此外,还有几种简单可行的观测方法:如用电焊护目镜看;用废胶片看;用烧黑的玻璃片看;在水盆里滴适量墨汁,制成黑水,借太阳的倒影看;小孔成像法等。

我国进入日食高发期,未来4年可赏3次罕见日食

    新华社天津7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8月1日,我国将迎来本世纪第一次日全食。未来4年,我国公众还可欣赏到3次罕见的日食天象,其中一次为日全食,两次为日环食。天文专家表示,在几年时间集中出现如此多的日食天象是百年罕见的。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三种,其中,壮观的日全食天象是最难得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经发生过两次有利于观测的日全食,一次是1980年发生在昆明、贵阳等西南城市;一次是1997年发生在漠河地区。这两次日全食的全食带范围都非常窄,再加上当时的交通条件并不是非常便利,因而,能看到这两次日全食天象的人并不是非常多。

    “今明两年的日全食天象,无论是全食带的范围,还是全食发生的时间,都有利于我国公众观测,届时,只要天公作美,公众将能一饱眼福。”赵之珩说。

    除今年8月1日这次日全食外,2009年7月22日,我国还将发生一次更为壮观的日全食,全食带横扫我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届时,我国的拉萨、成都、重庆、杭州、上海等40多个城市都能观赏到这次日全食。与8月1日的日全食相比,此次日全食发生的范围更广,持续时间也更长,将达到5分钟至6分钟,这种状况可谓百年难遇。

    除了这两次日全食天象外,2010年1月15日还将发生日环食,云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公众可一睹日环食风采。2012年5月21日,日环食天象再次上演,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和澳门等地公众可欣赏。

    天文专家表示,在几年时间集中出现如此众多的日食天象是百年罕见的,这5年可谓是我国“日食年”,有兴趣的公众届时千万不要错过。

新闻背景:我国观测日食已有4000多年历史

    新华社南京7月31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日食的国家之一,历史资料显示,我国观测日食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王思潮表示,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象台。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丰富的日食记录。光是古书(至清代)的史料(不包括甲骨文),就有1000多次日食记录。

    据了解,目前我们能看到我国最早关于日食的记录来自于《尚书》,其中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诗经》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发生的一次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王思潮介绍,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精确地断代,而日食天象就像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历史时钟,可以帮助确定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此外,对日食的研究也有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太阳运动和地球运动的规律,让人们更科学地去认识宇宙,破除那些迷信思想。

天文学家:太阳身边可能还有许多“小字辈儿女”

    新华社南京7月31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在8月1日太阳完全被遮住的那几分钟的时间内,中外天文学家都将对其周边进行搜寻,以期确认太阳身边是否还有许多未曾发现的“小字辈儿女”。

    王思潮告诉记者,美国天文学家诺勒表示,在离太阳1200万公里至2700万公里的范围内,可能存在上千颗直径为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小行星,但由于平时太阳的光芒太强,人们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搜索。日全食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天文学家可以利用日全食发生的几分钟时间,用灵敏度高的照相设备和滤光片进行搜索。

    诺勒的想法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天文学家的关注。目前,美国的一些天文观测台和中国的紫金山天文台的相关人员都在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他们将分别奔赴本次日全食的最佳观测地点,新疆伊吾县和甘肃的酒泉。由于只要届时当地的天气晴朗,他们就能够在日全食发生的那几分钟时间内展开搜索。

    王思潮表示,如果这次搜索能够有所突破的话,那将是继人类发现柯伊伯环带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对于研究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起源和演化都有重要意义。

    感兴趣的公众也可上网搜索这两支研究队伍的相关信息,随时了解他们观测的最新进展。

    王思潮最后提醒,本次日全食也将是一场生动的科普课,科普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让更多的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对天文观测能有更大的兴趣。

 
 
 相关链接
· 西藏千年藏历准确推算出中国本世纪首次日全食
· 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将直播日全食
· 8月1日我国将出现日全食的天文奇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