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之花,为英雄怒放
——记国家各部门23次表彰抗震英模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 谭浩、魏武)强震降临在巴蜀大地已经过去80天。
在亿万人民心中难以忘却的80个日日夜夜中,从将军到士兵,从老师到学生,从医护人员到志愿者,从记者到专家……英雄们山一般拔地而起,用生命和热血抗击灾难,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

孟建柱亲切慰问抗震救灾一线女民警蒋敏(右)时说:“你是人民警察的骄傲,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继5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公安部授予四川省彭州市民警蒋敏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会同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资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团中央、红十字总会等部门做出决定,授予各系统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90个先进集体和129名先进个人“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
尽管表彰名单有23批,也只是群英谱中的沧海一粟。
无私!与人民同呼吸——抗震救灾英雄,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瓢泼大雨、公路垮塌、桥梁断裂、山体移位、泥石流以及不断的余震,使一个个县城在强震中成为“孤城”,交通、通讯、电力断绝。
5月25日,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徒步突进唐家山堰塞湖大坝抢险。当日,四川北川地区唐家山堰塞湖上空云雾笼罩,能见度极差,侦察机和直升机均无法接近,武警水电官兵徒步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大坝执行抢险任务。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救灾的日子里,一个个、一批批、一群群各个系统的普通干部,与救援人员并肩,只为托起每个生命的希望。几万、十几万,人们至今仍无法说出这一群体的准确数字,但他们那动人的身影留在了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什邡市红白镇劳动保障所所长、镇居委会主任江发荣,一个伟岸的汉子,在地震后,将自己的年纪永恒地定格在了43岁。
5月12日午饭后,江发荣在办公室加班,他总有忙不完的事:几个参保企业的情况要登记造册;一批办理社保接续的老职工的资料要准备;上次技能培训合格的人员还没全部就业,争取多联系几个用人单位。
然而,在地震发生后的瞬间,他的第一反应是救人——同事得救了,而他自己却被垮塌的建筑物击中,永远告别了最钟爱的事业。
事后,被他救出的同事陈其云在病床上哽咽着回忆:“当时的情况太紧急了,谁都没有反应过来,墙倒得太快了。只有江所长察觉到危险,推了我一把。就那半秒钟要命的时间啊,江所长如果往前跨一步,就活了,都是为了救我。”
多少天来,这里发生的每一个感人瞬间,都是天崩地裂中人性伟大的闪光片段。
断墙颓瓦中,她一手搂住一个学生,紧紧地拥在自己身下。她的身体已经断为两截,脸部血肉模糊,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原本,只需两秒便可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但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时,什邡市龙居小学教师向倩看到两个手足无措的学生,义无反顾地冲向他们,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奔去。
瞬间,教学楼轰然垮塌,向倩和几个学生一起被埋在废墟下。
2007年7月,大学毕业的向倩从近2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全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正式编制教师,应聘到龙居小学任教。向倩的父亲——什邡市南泉小学副校长向忠海望着女儿破损的遗体,含泪说道:“我理解她,作为教师,应该这样!”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各部门的表彰名单中,像江发荣、向倩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在大灾面前、生死关头,他们瞬间抉择,用倒下托起生命,演绎“生与死”的千古绝唱!
无畏!与人民共命运——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第一时间来到受灾现场,为群众带来生的希望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们,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在第一时间全系统紧急动员,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投入救灾和勘查灾情。
地震发生后,整个国家紧急运转——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急赴灾区;
民政部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灾区;
公安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警动员;
中国红十字会迅速调拨价值78万余元的救灾物资;
卫生部紧急组织10多支卫生救援队赶赴灾区;
水利、交通、工商等部门也紧急启动应急预案;
……
这是一个个英雄的集体,也是一群令人崇敬的铮铮铁骨!
在汶川映秀镇,被救女教师董晓红的哥哥从电视上得知妹妹获救的消息后,不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翻山越岭6小时,专程赶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营地,长跪在队员面前热泪盈眶地说:“感谢亲人救援队,有共产党就有饭吃,有你们就有命啊!我一定要教育后人,永远记住共产党和救援队的救命恩情!”

5月17日,抢险人员正在试图将露出的第一节车辆拉出。 当日早上,宝成铁路109号隧道抢险工作取得新进展,施工人员将隧道口的棚洞区爆破后,被烧毁列车的第一节车辆露出。与此同时,在109号隧道北口正在抽风以减少隧道内的浓烟。经过防化部队和抢险施工人员勘察,因山体塌方对洞内造成的影响不大,有利于列车起复工作和清理工作的开展。 5月12日汶川地震使正在宝成铁路109隧道中行驶的一辆货车因山体崩塌脱线,12节装运汽油的罐车被埋在隧道中并起火燃烧,造成宝成铁路中断。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整个抢险过程困难重重,险象环生,塌方、起火、爆炸、落石随时可能发生。哪里最危险,抢险突击队队员们就出现在哪里——
地震造成行驶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中的一列货物列车脱线起火燃烧,宝成铁路这一条西北通往西南的大动脉随之中断。危难时刻,铁道部立即组织西安铁路局、中铁一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十二局等单位从各地紧急抽调2000多名干部职工,迅速组成抢险突击队,火速奔赴现场,投入抢险战斗。
中铁一局525名参战职工主动承担了任务量最大、难度最大、危险最多、环境最艰苦的多项任务,他们24小时三班倒,配合西铁局从隧道内拖出13节油罐车和12节货车;
中铁电化局在隧道垒筑封墙工程中,第一批100名抢险队员跳上平板车冲进洞内,洞内浓烟滚滚,热浪灼人,没有口罩、没有手套、没有通风,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人退缩。第一批抢险队员刚退下来休息,第二批抢险队员又冲上去接替。
堵洞灭火、注水降温、清理损毁车辆、加固隧道、恢复线路……抢险队员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经过12个昼夜的连续奋战,5月24日9时53分,宝成铁路109隧道打通,通往抗震救灾前线的又一条“大动脉”宝成铁路恢复正常通行。
余震、山崩、暴雨中,一次次壮烈的突进——
医疗救护人员与其他救援人员一道,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突进重灾区。当一位位血肉模糊、生命垂危的伤者从废墟中抬出,与死神赛跑的重任就落在了白衣天使的身上。

5月19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塔水镇卫生院,海南医疗卫生救助队队员在临时搭建的手术室里为在地震中受伤的患者做手术。 新华社记者 郑玮娜 摄
地震发生后10天,医疗救治队伍就已全部覆盖灾区每个受灾村庄。奋战在灾区一线的医务人员总数超过了14万人。
夜以继日地连续给伤员做手术,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退休教授张泮林累倒在手术台边,心脏停止跳动近1分钟。仅仅休息了一个晚上,76岁的他又站在了手术台旁。在回答“做了多少手术”时,这位外科专家不假思索地说:“记不清楚。反正哪里最危急,我就到哪里去。”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正是无数医护人员的坚持、执著和呵护,让一朵朵生命之花顽强绽放。截至目前,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近10万人,共救治伤病员337万人次。
无悔!与人民齐前行——用坚强的臂膀擎起未来,以最崇高的党性谱写生命之歌
农民、教师、公务员、企业家、医护人员,危难面前,政府各个系统的干部职工伸出温暖的手——
人民不会忘记,失去15位亲人依然战斗在救灾一线的民政局长王洪发;
人民不会忘记,失去父母、女儿依然救助别人直至晕倒的女民警蒋敏;
人民不会忘记,在生死关头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学生的好老师谭千秋。
如果不是地震,这将会是一个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名字。然而今天,这一串长长的名单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榜样,更是祖国的骄傲!
擦干眼泪,继续前行——这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写照;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是在废墟上不断响起的生命壮歌。
自己的房子塌了,孩子还没有音讯,妻子还在死亡线上挣扎,四川省都江堰市农发局局长罗凌却毅然回到了抗震救灾一线。

6月19日,执行抢险爆破任务的成都军区某部战士从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被震毁的生料均化库旁走过。这个生料均化库的上半部几天后将实施定向爆破,目前抢险人员正在加紧钻爆破孔。 位于四川什邡市洛水镇的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设备和建筑被地震不同程度损毁,生料均化库上半部错位、倾斜。震后不久,这家企业在成都军区某部官兵的大力援助下,开始进行厂房和设备检修加固工作,力争加快恢复生产。据了解,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排除生料均化库的危险后,将临时建一个生料过渡仓,预计6月底便可以开工恢复生产。 新华社记者 张维革 摄
在农发局临时搭建的帐篷内,有一份地震过后的特殊工作记录。白纸上用粗水笔写着重大疫病防控、农业双抢工作等一项一项的任务。
“由于我们的打印机已全部毁坏,一些通知只能靠手写。”罗凌说,手机恢复通讯之后,我们还充分利用短信指导农业生产,前几天发出的禁烧秸秆的通告,就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到了各乡镇。
尽管余震不断,但农业生产也没有停歇下来。目前,都江堰市的油菜已收获60%,小麦已收获50%以上。当地一位受过帮助的村民说,这些农业干部们搞生产个个是好手,在灾难到来的时候也个个靠得住。
大爱无期,真爱无名。连日来,记者在安置受灾群众的帐篷里,在灾后重建的工地上,在恢复生产的现场,听到人们谈论这些优秀的干部,语气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贴心窝。
为表彰先进,鼓舞士气,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进一步激励各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充分发挥政府奖励的职能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奖励表彰。
这次被授予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是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等重灾区和教育、公安、民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铁道、交通运输、水利、农业、中央企业、工商、质检、地震和红十字会等系统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干部职工的优秀代表。
在这场大灾难面前,他们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临危不惧,自强不息,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说,表彰通知先后发出了23批,但这还远远无法涵盖抗震救灾的英雄们。

公安部三次表彰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
近日,公安部长孟建柱签发了三个命令,对全国公安系统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既是对全体参加抗震救灾民警的褒扬,更是对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表现出的戮力同心,同赴使命,同释爱心,同聚力量的协作精神和大局意识的褒扬……
两部门表彰三批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个人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激励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表彰了第三批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英雄,决定授予四川省汶川县威州中学优秀教师群体等5个集体“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四川省安县花荄镇初级中学校教师郑发富等5位同志“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授予四川省汶川县映秀中心校校长谭国强等8位同志“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水利部表彰在抗震救灾斗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7月17日,水利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抗震救灾干部大会,总结前一阶段水利抗震救灾工作,表彰在水利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水利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汪恕诚出席会议。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主持会议。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周英、胡四一,武警水电指挥部主任李光强出席会议。中组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全国妇联、中国农林水利工会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中央企业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央企业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18日在北京召开。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对中央企业抗震救灾工作做了总结。会上表彰了199个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71名先进个人和13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78名优秀共产党员。
环境保护部召开抗震救灾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
环境保护部25日召开全国环保系统抗震救灾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周生贤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希望全国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再接再厉,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做好环保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全面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