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8月3日电(记者 蔡敏、何宗渝)据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7月31日以来的强降雨致使安徽滁河、得胜河、清溪河等长江支流出现超保证水位的严峻汛情,其中滁河流域已经进入险情高发期,抗洪抢险救灾任务十分繁重。
截至3日10时,安徽滁州、巢湖、安庆等3市共出现险情45处,其中包括滑坡及塌方22处、渗水6处、管涌1处、崩岸1处、闸站出险3处。
据了解,2日19时20分,滁河襄河口闸上出现最高水位14.23米,超保证水位0.73米,超历史纪录最高水位0.24米。此后水位一度回落至13.41米,但从3日2时起又开始回涨。截至3日14时,襄河口闸水位为13.83米,超过保证水位0.33米。
据安徽省防指有关负责人介绍,连续强降雨导致全省受灾人口达到233.3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76361人。
截至目前,安徽省已有47.2万名干部群众投入抗洪抢险排涝,部队共出动抢险兵力7921人。此外,安徽省防指已紧急调拨编织袋、草袋、防浪布、桩木等防汛抢险物资运送到滁州、巢湖市防汛抢险一线,并开动各类排涝机械抢排涝水,已排出受涝面积218万亩,占受涝总面积的48%。
安徽滁河流域已启用四个蓄洪区
新华社合肥8月3日电(记者 蔡敏、何宗渝)据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3日通报,经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同意,安徽滁河流域2日下午已先后启用四个蓄洪区,并采取了多项综合调度措施,遏制滁河干流水位上涨势头。
据安徽省防指有关负责人介绍,2日16时20分,滁河襄河口闸上出现最高水位14.23米,超保证水位0.73米,超历史纪录最高水位0.24米。荒草二圩、荒草三圩两个蓄洪区于2日16时30分进洪,汪波东荡、蒿子圩两个蓄洪区也分别于16时40分、21时20分进洪。目前四个蓄洪区已蓄洪0.79亿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滁河干流的压力。
此外,在滁河水位迅猛上涨的关键时期,在保证水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安徽省防指还及时启用了黄栗树、沙河集、城西、屯仓等四座大中型水库进行拦洪错峰。其中黄栗树水库最大入库流量278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5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98%;沙河集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25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278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78%。
截至3日14时,黄栗树水库水位50.84米,超过汛限水位3.84米;沙河集水库水位40.05米,超过汛限水位3.05米。目前安徽全省共有2座大型水库、52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正在泄洪。滁河流域仍处于险情高发期,抗洪抢险救灾任务十分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