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黑海边的惜别
——记四川地震灾区学生结束在俄儿童中心疗养
新华社俄罗斯图阿普谢8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 赵嘉麟)在阵阵鼓点的伴奏下,随风飘动的中俄两国国旗从外形如船桅般的旗杆上徐徐落下。一个特殊的分别时刻即将到来。
位于黑海之滨的“小鹰”全俄儿童中心8月4日在广场上举行闭营仪式,欢送近200名来自中国四川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生启程回国。这批中国孩子自7月19日抵达营地以来,在俄罗斯度过了愉快的10多天假期。他们既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小客人,也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小使者。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在临别致辞中说:“中国儿童来俄罗斯疗养,开启了中俄两国‘儿童外交’的进程。今天我们告别了,明天我们还要见!”
现场约2000名俄罗斯儿童挥动手臂,祝中国小朋友们“一路平安”。在音乐伴奏下,俄罗斯小演员们跳起了刚学会不久的藏族和羌族舞蹈——锅庄舞;而中国孩子们则哼起了欢快的俄罗斯歌曲。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父母的13岁女孩聂宇对新华社记者说:“在这里很快乐,每个人都没有悲伤。回国后,我会让亲人们每天也都感到快乐。”
对于这些灾区儿童来说,赴俄罗斯疗养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吃俄餐。部分孩子还有幸在7月30日第一次进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梅德韦杰夫总统见面。
9岁的马小波回忆起自己被梅德韦杰夫抱起并互贴脸颊的场景,激动地对记者说,“总统很善良,非常和蔼可亲”。
临别之际,中俄儿童互赠礼物,合影留念,一些人还激动地抹着眼泪。他们身后的树林郁郁葱葱,不远处的黑海碧波浩渺。16岁女孩李顺锦说:“我最舍不得的,就是这里的风景和人。”
俄罗斯辅导员古科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孩子有责任心、守纪律,我们和他们在一起非常高兴。希望他们以后还能再来‘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