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俄罗斯新库兹涅茨克8月5日电(记者董爱波)5日清晨的俄罗斯克麦罗沃州“西伯利亚童话”儿童疗养中心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来自甘肃地震灾区的93名中小学生就要启程回国,告别朝夕相处了20天的俄罗斯辅导员老师和工作人员。孩子们的心里,都满怀着深深的感激和浓浓的别愁。
因为要坐5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克麦罗沃国际机场,所以孩子们起了个大早,7时30分就开始吃早餐。餐后,孩子们自发在食堂门口列好队,请出食堂全体工作人员,用俄语齐声高喊:“斯巴西巴,斯巴西巴(谢谢,谢谢)”,集体向他们致谢。
食堂工作人员们无不为此动容,一位老厨师边抹眼泪边对孩子们挥手说:“欢迎你们再来做客!”
在孩子们乘坐的大巴前,往日精力充沛的俄罗斯辅导员们默默地帮孩子们整理着行李,与他们一一拥抱告别。
来自甘肃武都安华初级中学的张芳芳偎依在辅导员尤莉亚怀里哭了起来,尤莉亚像母亲一样轻抚她的头,用生硬的汉语说:“别哭,孩子,别哭。”
汽车就要出发了,站在车下的辅导员维拉赶紧跑上车,通过翻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要记住,我永远爱你们!”话音未落,维拉已经泣不成声。
此情此景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甘肃地震灾区学生赴俄疗养团团长、省教育厅副厅长旦智塔说,疗养期间俄罗斯辅导员老师们既承担了教育教学任务,又充当了临时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他们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保证了这次疗养任务的顺利完成。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舟曲藏中的杨建军用笔记录下了离别时的思绪。他对记者说:“辅导员们是最辛苦的,她们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很少有时间休息,为的就是让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愉快。”
汽车行驶在林间小路上,在随团老师的倡议下,杨建军为大家演唱了歌曲《相聚短暂》。“我们相聚虽然短暂,但愿我们的友谊能地久天长……”,歌声刚响起,转眼间变成了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