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马术比赛:香港准备就绪
新华社香港8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 王敬中 朱华颖)强热带风暴“北冕”吹袭香港,但香港奥运马术赛场在暴风骤雨中“固若金汤”。“天气因素我们早已考虑在内,‘北冕’不会影响奥运马术比赛举行,”香港奥运马术公司行政总裁林焕光信心十足地说。
再过2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就将在香港拉开战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骑手云集香江,厉兵秣马,准备争夺三项赛、盛装舞步和场地障碍赛的6枚金牌。作为奥运马术比赛的组织者,林焕光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准备好了。”
决心办好“迷你型奥运会”
林焕光用“迷你型奥运会”来形容奥运马术比赛。他说,由于北京奥运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香港必须建设一整套比赛设施并设立奥运村,因此,这项赛事的准备工作千头万绪。“虽然香港只有两年多的准备时间,但我们没有掉队,一切都达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标准。”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香港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全天候奥运马术赛场,建成了被赞誉为“六星级”的空调马厩,并创造了奥运马术史上多个第一:首次为奥运赛驹备有室内空调训练场;首次为赛驹提供流动降温装置;首次在比赛场地设立化验所,为马匹进行药检;首次将奥运马厩废料100%循环再造。
7月26日,首批奥运赛驹抵达香港,香港奥运马术公司进入“实战状态”,万余名工作人员全部就位。林焕光说:“运动员对赛场、马厩和奥运村给予了很高评价,这是对我们30多个月努力的最好肯定。”
他说,“北冕”的吹袭只是对赛场的一些装饰造成轻微损坏,暴风雨并没有影响已抵港准备参赛的奥运马匹。“反之,马匹正好利用较凉爽的天气在马厩内安静地休息,在良好的环境下睡眠。”林焕光说,去年8月举行的奥运马术测试赛在暴雨中圆满完成;今年6月,香港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但第二天马术赛场就可以投入使用。
不过,林焕光认为,天气依然是奥运马术比赛的最大挑战。“根据国际奥委会必须全力保障赛事的要求,若天气很糟,很可能出现只有比赛而没有观众的情况。”
他解释说,因为11天的赛事安排紧密,若中断一天就会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如果天气不好,早上的比赛可能就会推迟到下午,这样早场的观众就不能再进场观看,就会出现只有比赛而没有观众的情况。
“中央和特区政府的支持是有力的保障”
林焕光强调,奥运马术准备工作一直得到中央和特区政府以及北京奥组委的全力支持。“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上月来港考察奥运马术准备工作,更是鼓舞了大家的士气,我们办好奥运马术比赛的信心更足了。”
为了筹办奥运马术比赛,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了奥运马术委员会,辖下的督导委员会和协调委员会分别统筹协调安保、交通运输、医疗检疫等方面的工作。马术公司作为执行单位,负责具体筹备和赛事组织工作。
“奥运马术准备工作调动了特区政府30个部门近8000名工作人员,仅警力就达4000人。”林焕光说,目前,特区政府在安保、检疫、食品安全、交通运输等各方面已准备就绪。“我们将与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奥运马术比赛顺利进行。”
他说,香港奥运马术公司每天都与北京奥组委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北京奥组委对马术比赛准备工作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林焕光举例说,由于香港缺乏国际马术比赛专业人员,北京奥组委就特批香港奥运马术公司向国际马术界额外招募40名专才担任裁判,使得国际裁判达到84人,占裁判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市民的支持是莫大的鼓励”
林焕光说,过去香港市民对奥运马术了解不多,现在奥运马术在香港几乎妇孺皆知,市民参与奥运马术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市民的支持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
他说,奥运马术公司只招募1800名志愿者,但报名者多达1·6万人,“不少落选者还向我们讨‘说法’,让我们解释他们为何落选。”他说,这些志愿者从7月26日起就开始上岗,成为马术公司的得力助手。
谈到奥运马术门票发售,林焕光对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感到歉意。他说,在全球公开发售的20万张奥运马术门票中,香港的12万张配额已销售一空。因此,很多市民不得不通过到广东去参加“奥运马术观光游”的方式来获得入场券。
在回忆5月2日香港万人空巷迎奥运圣火的情景时,林焕光感慨万分。“香港人不爱外露自己的感情,但迎接奥运火炬时迸发出空前热情,这在我的记忆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这说明,奥运会在中国举行,香港人心中充满了光荣感和自豪感。”
谈到对这次奥运马术比赛的期望,林焕光说:“现在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希望我们2年多的汗水能带来世界一流的奥运马术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