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我们该如何履行职责当好东道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1日   来源:人民日报

    百年的期盼,七年的筹办,北京奥运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两万多名外国运动员、裁判员、体育官员,3万多名境外记者,几十万外国观众和游客,为了同一个梦想相聚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国际盛会,面对地球村内的各国村民,面对好奇审视的全球媒体,我们该如何履行职责,当好东道主?

    言出如山,敬事而行。7年来,为了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为了当好东道主,我们付出了自己的真诚和努力:170万奥运志愿者创造了奥运之最;北京奥运村被评价为历届最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一一实现……

    如今,中国进入了“奥运时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公众项目像奥运会这样,需要长达7年的准备,而这7年工作的成效,要在短短十几天里得到检验。作为东道主,我们提出的“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能否实现,我们的国家形象、民族美德和人文精神如何展示,这十几天至关重要。

    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一个追逐梦想、超越自我的舞台,这是东道主的荣誉,也是东道主的责任。这个舞台,应该是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一个包容宽容的舞台,一个文明友好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东道主的态度,考验着举办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考验着每个观众的素养。让我们对每一位宾客微笑,向每一面国旗致敬,为每一次奥运拼搏喝彩;欣赏每一个过程,接纳每一种差异,带走每一片纸屑,彰显主场中国热情优雅的风范,弘扬古老中国“礼仪之邦”的德馨,印证现代中国开放包容的心态。

    这个舞台也会延伸至场外,延伸到13亿中国人民。奥运会的成功,既取决于组委会的精心筹备,更归功于东道主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每个中国人都应认识到肩上的重大责任,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夺取赛场之外的金牌。让我们在欢呼中记住责任,在分享时传递力量,在奉献中携手彼此,服务奥运,奉献奥运,把中国人最优秀的一面,通过北京奥运会,展示到世界人民面前。

    国际奥委会在《北京奥运会评估报告》中指出:“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许多年后,我们会发现,作为东道主,我们举办北京奥运会最大的收获,就是使亿万国人接受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洗礼,涵养了一种泱泱大国的风范,让世界感受一个古老常新的中国。  

 
 
 相关链接
·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出版奥运开幕号外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国家的柱石 民族的脊梁
· 人民日报:《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北京乐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