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中国选手张宁在领奖台上。 当日,在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张宁战胜队友谢杏芳获得金牌。 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贾文军 梁金雄 蔡玉高)时隔四年,再度跨越巅峰!
33岁“高龄”的张宁在16日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中,以2:1力克世界排名第一的谢杏芳,成功卫冕。
三连冠!这是中国选手连续第三次夺得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张宁也成为奥运史上首个成功卫冕的羽毛球单打冠军。
自1992年羽毛球进入奥运大家庭以来,在其他四个单项都曾出现过一支球队选手包揽前两名的情况,而女单还是第一次。
上演这个“第一次”的是两位中国选手。
一个是卫冕冠军、2号种子、中国队的“大姐”张宁。第二次参加奥运,志在卫冕。
一个是两届世锦赛冠军、现世界排名第一的1号种子谢杏芳。首次参加奥运,对金牌同样势在必夺。

8月16日,中国选手张宁获胜后激动落泪。 当日,在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张宁战胜队友谢杏芳夺得金牌。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在近几年两人的交手中,谢杏芳胜多负少,但在奥运赛场,顶尖高手间比拼的已不再是技战术,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对决。在这场代表当今世界女子羽坛最高水平的巅峰对决中,经历过奥运、经验更丰富、神经更坚强的张宁最终笑到了最后。
首局在经过开场的短暂胶着后,张宁占据了主动。21:12,张宁轻松先下一城。交换场地,谢杏芳加强了主动进攻,10:5,16:8一路领先。为保存体力,张宁选择了战略性放弃,以10:21丢掉一局。
也许是比赛场地的风向问题,再次交换场地后,张宁在决胜局中又重新占据了上风,一路打到13:6.。已无路可退的谢杏芳展开绝地反击,强力进攻连得6分,将比分追至只差一分。但老辣的张宁顶住压力,最终以20:17拿到3个赛点,谢杏芳无力回天。
从雅典到北京,再度走到冠军领奖台的张宁殊为不易。
最近一年,张宁一直饱受伤病的困扰,但对奥运的渴望让她战胜了伤痛,坚持到了今天。
本届奥运会上,张宁焕发出惊人的状态。倒在她拍下的既有韩国全在娟、法国皮红艳这样的名将,也有印尼“黑马”尤莉安蒂等实力强劲的选手。最终,张宁用一种最完美的方式,完成了在奥运会上的谢幕。
“为了北京奥运会我付出了太多,也太累了。但一切都是值得的,”痛苦与幸福交织,张宁赛后发出无限感慨。
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说:“张宁身上体现了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他甚至笑言张宁这种状态可以再打一届奥运会。
唯一的一个缺憾是,中国女单未能在本届奥运会上包揽全部奖牌。在此前进行的女单三、四名决赛中,小将卢兰以1:2不敌印尼选手尤莉安蒂无缘铜牌。
我就是传奇!
——记两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金牌得主张宁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蔡玉高、梁金雄、贾文军)
神话在这里诞生!我就是传奇!
张宁做到了。
对于羽毛球女单选手来说,29岁该是退役的年龄,但29岁的她夺得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对张宁而言,没有什么不可能。
“奥运会的魅力让我在33岁时依然选择了坚持,并努力拼搏着。参与固然重要,但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愿望我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这是张宁的奥运宣言。
16日的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中张宁实现了她的梦想。前两局在和队友谢杏芳以21:12、10:21战成平手后,关键的决胜局中,张宁再次顶住压力,以21:18获胜。
四年前,29岁的她在雅典奥运会夺得女单金牌,创下了女单夺冠年龄之最。她当场便哭了。四年后,33岁的卫冕冠军却又捧得金牌,刷新了她自己创下的选手夺冠最大年龄的纪录。
再次赢得冠军的她跪倒在地,掩面而泣。这已是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第三次落泪了。
第一次是在1/4决赛中大战法国名将皮红艳,当以21:19艰难拿下决胜局后,张宁泪洒赛场;第二次是半决赛,在连续以两个21:15拿下本届奥运会的“黑马”印尼选手尤莉安蒂后,她球拍一甩便扑向了教练席,喜极而泣;16日的决赛是第三次,这也肯定是她最后一次站在奥运会赛场。
落泪并不代表柔弱,恰恰相反,泪水的背后是太多的坚强和不懈。
这些年人们看惯了头戴光环的张宁,但谁又知道“大器晚成”的她究竟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辛劳和汗水。
1975年出生的张宁和叶钊颖是同期的羽毛球国手。少年得志,1994年19岁的她就开始代表中国出战尤伯杯。可那一战几乎“毁”了张宁,出任第三女单的她在决胜盘发挥失常败给张海丽,使印尼队从中国队手中夺走了尤杯。
那次失利让张宁落下了输球当晚失眠的病根,也一度摧垮了张宁的自信,此后九年的时间,这场球都如噩梦般缠绕着张宁,误导着大家对她的认知。叶钊颖崛起了,龚智超成功了,而张宁却一直沉默着。
“那时我曾想过放弃,若不是李导(李永波)一直鼓励我,我可能就真的离开了!”张宁说。
是金子总会发光。2003年世锦赛,蛰伏多年的张宁终于赢来了世锦赛女单冠军。一年后的雅典,她又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这次奥运会完以后,我至少要打一年。”29岁的张宁并没有选择“功成身退”。
此后的两年内,尽管队友谢杏芳和一些小将崛起了,但张宁依旧保持着惊人的竞技状态,收获了多个冠军奖杯。
可自2006年以后,身体素质特别好的张宁却突然遭受伤病的困扰,因为膝伤的缘故,她开始走下坡路。2007年5月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她再也没拿过冠军。
“在离北京奥运会还有100天的时候,我的膝盖里还有积水,当时我真的没有想过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张宁动情地说。
“但坚持这么长时间,若要让我放弃,真的很遗憾。”张宁说,“尽管当时队里还没决定让不让我上,但我还是不停地练着,这种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付出总有回报,张宁的坚持不懈让她的状态迅速回升,最终她征服了教练组,33岁的她再次得以代表国家出战奥运会。“张宁状态很好,即使夺冠也不奇怪。”赛前,李永波这样评价自己的爱将。
没有辜负教练组的期望,独守下半区的张宁表现出了惊人的状态,接连战胜了中华台北队郑韶婕、韩国名将全在娟、法国女将皮红艳、印尼“黑马”尤莉安蒂等实力强劲的选手,实现了与队友谢杏芳在决赛中的会师。
能够走到现在,国家羽毛球二队双打教练、丈夫于洋对张宁的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15日赢得半决赛后,于洋及时送上的玫瑰花让张宁幸福无比。
之前,张宁曾一再表示:“我的体力没问题,谁要是与我打第三局我就赢谁。”
赢下了半决赛的张宁才说了“真话”:“我每次都说自己的体力没问题,但其实那只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一种鼓励,作为一名30多岁的运动员,体力是不可能没有问题的。”
“真没想到自己能在奥运会上有这样的表现。结果如何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不能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决赛前,张宁这样说。
16日的决赛中,张宁再一次以她的坚强赢得了这场“巅峰对决”。张宁在赛后深情地向观众鞠了四个躬。她说:“为了北京奥运会,我等待了很久,四年的艰辛没有白费。”
当总教练李永波上前与她合影时,张宁摘下金牌戴到李永波的脖子上。
“张宁创造了太多的神话,现在用任何赞美之词都是无力的,”李永波激动地说:“为了这块金牌,她付出了太多。在羽毛球队,她比任何一位队员都要勤奋,除了休息,她把时间都用在了恢复和训练上。能够卫冕并不奇怪。”
33岁的张宁已经创造了世界羽坛新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