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8月22日电(记者王圣志)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2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安徽各高校已经建立起以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争取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特别是贫困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及其延伸工作的开展,确保了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顺利入学。
安徽各高校建立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凭有关证明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核实的情况,分别采取“奖、贷、勤、补、减”等不同措施进行资助,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去年,安徽高校为16817名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
安徽省教育厅等部门于2006年还首次联合施行大学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延伸工作,按照贫困新生资助从“家门”到“校门”由当地政府负责,进校后由学校负责的原则,要求各有关部门,对被录取的特困家庭子女,如赴校路费确实难以解决的,要提供第一学期赴校路费。
2007至2008学年,安徽高校有11173名学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发放资金近千万元;18926名学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资金9463万元;14.1万名学生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发放资金2.74亿元。2007年,高校、社会、个人等设立的校内奖学金发放7000多万元,发放近15万人次;校内助学金1000多万元,发放约5.5万人次。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德林说,“从目前各项资助保障措施的制度设计和实际效果分析,所有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都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帮助和资助,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