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国问题专家:见证中国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李明)“我见证了中国人民实现他们的百年奥运梦想,”前来北京观摩奥运会比赛的法国巴黎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先生2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皮卡尔博士出版了花4年时间写成的《中国的奥运形式》(注:也有译成《中国的奥运方式》或《中国奥运雄风》)一书。为写作这本全面介绍中国筹办奥运会和中国发展面貌的著作,他在过去两年里曾4次来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和交流,几乎跑遍了所有奥运场馆的建筑工地。
皮卡尔感叹地说,那时候大部分基础设施工程尚未竣工,奥运场馆设施只有雏形,根本无法想象这些设施今天的样子。“现在,我们见证了建筑雄奇、道路畅通、和谐共生的奥运公共基础设施,见证了几近完美的赛会组织工作。”
21日,皮卡尔在朋友陪同下观看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女子手球罗马尼亚队对法国队的比赛。“来自英国、法国、罗马尼亚……甚至美国的观众在同一个赛场里庆祝奥运盛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再是口号,而是现实!”皮卡尔说,他和他的朋友还仔细观察了包括公共设施、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和志愿者言行在内的北京奥运会所有细节,“我们的感受是:中国人民‘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成功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梦想成功实现。”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皮卡尔说,中国人民在历史上曾遭受种种磨难和不幸。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连参加奥运会都是奢望,根本想不到有朝一日能够举办奥运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人民重新找回了自豪与尊严,“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人的那份自豪”。
他坦承,在来北京观摩奥运会之前,他的内心因为一些西方国家发生针对北京奥运会的种种怪象而深感不安。但他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和人民顶住了各种压力,通过众多奥运会参与者和游客的耳闻目睹,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中国的真实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回击了各种怀疑和猜忌。中国政府和人民完美地通过了“要求苛刻”的现实世界的一次“大考”。中国人正以优异的表现改变和加深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皮卡尔说,奥运会必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具有转折性的、积极而重大的影响。2010年,中国将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这又将是一次世界性的盛会,中国将加速与世界的融合。他表示相信,北京奥运会不过是中国发展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奥运之后,中国必将继续奉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将以更加热情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
专访:北京奥运会展示中华软实力——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
新华社新加坡8月23日电(记者张永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而且是一场多元的、丰厚的文化盛宴,它给中国和世界留下许多非体育的遗产,让人们感受到由层出不穷的中华文化体现的软实力。
许福吉用“凤鸟来巢,浴火重生”八个字评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他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如一席千古绝唱的文化盛宴,把丰厚的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通过科技展现在世人眼前,尤其是点火仪式,阐释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精神内涵,寄予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渴望和平发展的愿景。
许福吉对北京奥运会在“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认为这一理念展现了时代意义。他说,从“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设计,就能感受到所蕴涵的科技与绿色奥运成分。鸟巢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中水回用大大降低了用水消耗。而水立方的外覆薄膜结构,随天气的冷热变化扩张和收缩,有自我清洁、节能、隔热保温等功能。这方面展现了中国在科学、绿色环保、硬件设备方面已达到世界水平。
在谈到北京奥运村时,许福吉说,奥运村采用绿色建筑的高新技术,追求人文、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奥运村举办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活动,展现了“人文奥运”的特色。
许福吉还说,北京奥运的硬件设施令世人刮目相看,同时中国人在文明、接人待物等方面的表现,也成为媒体的聚焦点。比较理性地对待“海外兵团”,展现了中国观众的宽大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