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奥运新华时评:期待北京奥运会推动大众体育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奥运新华时评:期待北京奥运会推动大众体育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葛如江、杨玉华)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创纪录的金牌收获,展现了中国竞技体育的长足进步和不菲实力。我们为竞技体育的成就欢呼雀跃,更期待这辉煌的成就加速推动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

    竞技展现了体育的魅力,然而体育不仅仅是赛场之争。正如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所说:“体育为大众”。民众更广泛地参与体育活动,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和内涵,还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是否兴旺发达的标准。在“后奥运时代”,如何借奥运东风推动中国大众体育发展,无疑是奥运会后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大众对体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从体育器材的热销到各类健身场馆的爆满,无疑都体现了这一点。北京奥运会更是带动了国人体育热情空前高涨。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时机,适时推动大众体育进一步发展。

    发展大众体育,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投入。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日本政府将体育发展重心转向国民体育振兴,不仅制定了体育振兴法,而且投巨资建设群众体育场馆,以法令形式硬性规定全民锻炼日、学校体育课时和必修体育项目,促进了国民体质各项指标止跌反弹并持续走高。日本借奥运东风发展大众体育的经验值得借鉴。

    发展大众体育,离不开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体育运动总体仍是“官办”机制,市场化改革步伐不快。同时,以市场化方式新建起来的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因费用较高,群众有参与的热情,却缺少消费能力。

    发展大众体育,离不开国民发展观念的革新。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而体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根基。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多年来,社会各界大声疾呼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但在许多地方收效甚微,这除了高考的激烈竞争、学校管理的弊端等之外,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也是重要原因。借奥运东风转变发展观念,从娃娃抓起,提高民族的身体素质,全社会都应当有责任感、紧迫感。

    2008年,中国书写了奥运的光荣与梦想,而在奥运荣耀之后,能不能真正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促进民众广泛参与、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将是对“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真正考验。  

奥运精神永驻中国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张旭)北京“鸟巢”上方熊熊燃烧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圣火即将熄灭,但奥林匹克精神将永驻中华大地,并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

    国际社会的信任,圆了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北京奥运会也为实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作出了积极努力和突出贡献。

    16天来,世界奥运大家庭的各路健儿驰骋赛场,勇敢拼搏,挑战极限,无论是一举成名的牙买加选手博尔特、独揽游泳8金的美国名将菲尔普斯,还是虽然没有拿到奖牌却为所在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奥运会成绩历史性突破的选手、拖着一条腿参加10公里马拉松游泳的南非残疾姑娘杜托伊特,都让世界看到了人类的力量和超越之美。

    16天来,赛场内外展示出的人性之美,同样震撼人心。两国冲突尚未结束,站在领奖台上的格鲁吉亚、俄罗斯选手却热情拥抱;连续两届与奥运会金牌失之交臂后,埃蒙斯夫妇深情相拥;为救治罹患白血病的爱子筹资,德国体操女选手丘索维金娜“高龄”参赛;为向地震灾区捐款,我国体操运动员杨威准备拍卖奖牌……这些奥运故事,充分彰显了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人类和睦相处、友爱互助的美好情景。

    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力在于世界人民的广泛参与,在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广泛普及。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亲历和实践了“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运精神,并在奥林匹克运动营造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境界中,以博大的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奥运会这个舞台上,以比较客观、公正和友好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理解、友爱、公平等原则,在北京奥运会上得以体现。

    一届规模空前的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荣耀,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荣。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口号,既体现了当今世界对和谐发展的共识,又对奥林匹克精神作了新的诠释。“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初衷将在奥运会后以更加深入的方式实现。奥运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得到最大范围的普及推广,国家更加开放、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这些成果将是中国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贡献的一笔精神财富。

    在筹备和承办北京奥运会的7年间,奥运精神在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奥运会就要结束了,但北京奥运会创造的宝贵精神遗产永在,奥运精神必将在中国弘扬光大。

 
 
 相关链接
· 外媒评中国体育历史性突破 |告诉世界真实的中国
· 世界看北京奥运:中国体育的历史性突破并非偶然
· 教育部:教育系统要以奥运为契机推进青少年体育
· 《万里的体育健身之道》出版
·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凸显五大特色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