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奥运会述评:以人为本,中国体育的新境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堂堂正正的东道主
--北京奥运会述评之一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肖春飞 杨明)23日,两届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陈中的三金梦想破灭,由于对手申诉成功,陈中由胜变负。中国军团能否夺得50金的悬念,由此延续到了闭幕日。

    陈中未能赢得她梦想的三连冠,中国军团未能提前一天赢得第50金,但是,中国选手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同样,也赢得了国人的尊重。

    在历届奥运会上,“东道主效应”总是个焦点话题。如今,东道主代表团已经稳居北京奥运会金牌榜首位,这一次,无论外国媒体还是外国运动员、教练员都如是评价:东道主“堂堂正正”取得金牌第一。

    在一些打分项目中,分数通常会出现对东道主有利的倾向。中国选手夺得跳水比赛8枚金牌中的7枚,意大利男子跳水运动员尼古拉·马尔科尼指出:无论在哪里比赛,中国队都很强大,这次的比赛是公平的。体操14枚金牌,中国获得9枚,德国男子体操队教练沃尔夫冈·汉比兴称赞中国队的表现“无人能及”,堂堂正正夺得金牌,他们的水平之高不是仅靠裁判打分就能左右的。

    在此前一些奥运会上,不乏东道主在竞赛方面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过度开发的现象,甚至出现过教练、保安冲上拳击台殴打裁判的极端事例,东道主的荣誉因此受到极大损害。

    奥林匹克的灵魂是公平公正,这也是所有参赛选手们的希望,同样,也没有一个观众会喜欢看充满不公的比赛。一个干净公正的奥运会,才是所有人的梦想。

    在东道主运动员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夺得金牌榜第一的同时,东道主观众的理智与成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更让世界瞩目。

    刘翔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体育明星之一,当他因伤退赛后,中国观众万分遗憾,但是男子110米栏决赛之夜,“鸟巢”依然座无虚席,来自古巴的冠军罗伯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个古巴人在离开“鸟巢”时,中国司机对他说:“I love LiuXiang,but I love you too(我爱刘翔,但也爱你)。”罗伯斯感动不已。

    没有哪届奥运会的东道主国民不希望自己国家的选手多拿金牌,事实上,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在主场的精彩表现,一次次激发了中国人的极大爱国热情,但是,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并未演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人在北京奥运会上,为每一个伟大的选手而欢呼,为每一场精彩的比赛而激动,为每一个感人的运动员而落泪。

    首金之战万人瞩目,当中国选手杜丽卫冕失败、捷克选手卡特琳娜夺冠后,中国观众同样给予她热烈掌声;牙买加天才博尔特在22岁生日前一天打破男子200米世界纪录,9万观众在“鸟巢”为他齐唱生日歌;伊拉克短跑运动员达娜虽然在预赛中即被淘汰,但她赢得了“主场待遇”,无数中国人成为“娜迷”……

    中国选手已夺得51枚北京奥运会金牌,还有一枚分量最重的第52枚金牌,是东道主民众集体夺得的--这枚金牌名叫: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尊重。

以人为本,中国体育新境界
--北京奥运会述评之二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肖春飞 李斌)24日,当马拉松选手沿祈年大街跑进天坛公园时,祈年殿的金顶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华光万丈,这是北京新的一天:参加闭幕日比赛的选手,在训练场进行热身;已经结束比赛的,开始酝酿这一天的北京之游;为奥运会服务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也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与北京一起醒来的,还有无数晨练的人们,他们遍布在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大都市中,跑步,跳舞,做体操,踢毽子,打太极拳……

    不只是北京,健身者遍布中国,在东部,在西部;在城市,在农村;在清晨,在黄昏;在公园,在健身房……在这个泱泱大国,人们健身的热情,与观看奥运的热情,犹如水乳交融。

    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夺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令国民欢欣鼓舞;但是,跟1984年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时全国狂喜、1988年兵败汉城时举国沮丧相比,如今中国人看待奥运金牌的心态平和了很多,他们依旧关注奥运金牌,但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健康。

    今天的中国体育--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呈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以人为本。

    从获得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到奥运正式举办,这7年时间,中国运动员7年磨砺、7年蓄势,终于在北京完美爆发,东道主选手在主场表现出来的坚强信念和良好心理素质,跟当年中国选手背负沉重压力上赛场、不苟言笑相比,恍若隔世。

    “健康重于金牌”、“金牌不等于奥运会”--这是北京奥运会折射出来的一个民族日益成熟的心智。刘翔因伤退赛,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民间反应,均大多给予他理解和安慰;此前,中国人对郎平等“海归兵团”率队与中国运动员比赛,也均以平常心回应。

    从获得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到奥运正式举办,这7年时间,是中国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取得重大进展的7年,是群众体育各项基础建设大发展的7年,是全民健身运动空前蓬勃开展的7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7年。

    这七年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建设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作为“执政为民”的“实事”工程,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使这一时期中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形式多样、亲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群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郑重写进了党的报告。

    中国人有理由自豪:奥运百年梦圆,“东亚病夫”早已尘封于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1年为67·77岁,2000年为71·4岁,如今又提高到73岁,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水平,迈入长寿国家行列。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17天的体育盛会,更是能够在一个长远的时期内进一步促进公众的体育热情和推动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的契机。一个姚明,带动了整个中国的篮球热。可以预见的是,北京奥运会在创造了中国电视收视率最高峰的同时,将极大促进中国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又将为中国培养未来的高水平奥运会选手。

    当“以人为本”成为中国体育的新境界后,北京奥运会,绝不只是给中国留下一堆灿烂的金牌,势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力推动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使“体育生活化”深入人心,促进中国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在奥运普世价值中融入中国贡献
--北京奥运会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肖春飞 李柯勇)23日,美国花样游泳队入场时,打出了“谢谢你,中国”的条幅。

    是的,在北京奥运会大幕将落之际,世界真诚感谢中国:一诺千金,奉献了如此一届让世界梦想成真的奥运会。

    很多年后,回望2008年,世人或许忘记了金牌的归属,但会记得开幕式上让世界惊艳的“中国长卷”,会记得美丽的伊拉克运动员达娜在“鸟巢”中的奔跑,会记得俄罗斯人与格鲁吉亚人在领奖台上的友好拥吻……还会记得中国人为这一届奥运会所做的无数的努力,在这一年的8月,中国人给世界搭建了一个如此和谐的舞台。

    中国人为奥林匹克运动所做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为来自全球的最优秀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比赛、训练条件,不仅是创造了奥运史上的诸多第一,也不仅是在13亿中国人中间普及了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将会铭记:通过北京奥运会,中国文化与和谐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在奥林匹克普世价值中,融入了中国的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西方,蕴含着全世界人民高度认同的普世价值,但普世价值并非为西方所独创。东方文化同样是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京、汉城奥运会上,柔道、跆拳道等东方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奥运会,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而北京奥运会更阐发了中国对当代奥林匹克精神丰富内涵的理解,中国为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人类共同价值的探索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体育健儿四年一次的大团聚,更是世界各民族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盛大节日,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国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也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

    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一点,就是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和冲突,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文化图景,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

    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而不衰,重视道德建设、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把“和为贵”、“讲信修睦”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华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日益展现出她的巨大魅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影响巨大,但中国文化更信奉“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和谐共存,通过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来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中国给奥运会、给世界的真诚奉献。

    近年来,中国提出“和谐世界”建设,这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延伸。和谐世界的目标,反映了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崇高责任。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中国为实现自身和谐、促进世界和谐所做的一次重要努力!

 
 
 相关链接
· 胡锦涛会见来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尼泊尔总理
· 戴秉国会见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华侨华人代表
· 罗格:北京奥运会增进开放的中国与全世界的了解
· 北京奥运会全球电视收视规模打破历届奥运会纪录
· 各国媒体纷纷高度评价第29届北京奥运会精彩纷呈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是世界的奥运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