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投327亿元用于农业灾后恢复重建
新华社成都8月27日电(张轩)记者27日从成都市农业灾后重建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成都市规划编制完成了农业灾后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实施规划、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和农村沼气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计划共投入327亿元用于农业灾后恢复重建。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主任郭金安说,汶川地震导致成都市受灾地区农田、沟渠、堰塘等农业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或被毁,部分农作物受灾,部分畜禽死亡,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厂房设备和农业服务体系房屋设施损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乡镇达132个;受灾社区和村1462个;受灾农业人口197.34万人。
郭金安介绍说,为尽快恢复受损农业,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都市制定了包括三大子规划在内的灾后重建规划,其中包括猕猴桃、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总投资达195.294亿元;水利、畜禽圈舍等农业生产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达131.201亿元;农村沼气灾后恢复总投资达6327万元。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灾后重建,成都市还将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成都灾后农产品市场流通,提升成都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加强对成都重灾区农产品的宣传,拓展灾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和消费成都农产品,打造成都市优质农产品品牌。
四川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展开灾后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新华社成都8月27日电(记者黄毅)震后未来3年,四川将有近3000处重大地质灾害急需开展治理,27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接受了一套无人驾驶飞机系统,并将其用于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介绍,汶川特大地震在四川灾区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新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万处,给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和灾后恢复重建构成重大威胁。未来3年,有近3000处重大地质灾害急需开展治理。
四川地震灾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状况多变,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可确保安全有效地评定灾情,促进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在国土资源部的协调支持下,国际矿业企业工作委员会、安格鲁阿山帝黄金公司27日向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共同捐赠了一套无人驾驶飞机系统,专项用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航摄工作。
据了解,这套由我国制造的无人驾驶飞机上,搭载有数字相机等遥感设备,能够远程获取受灾区域详细直观、清晰准确的航空遥感影像,这些影像数据可提供给交通、地质、水利、测绘、电力等部门应用,为受损道路的抢通保通、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城镇的重新规划、工程设施的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