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市改革经济适用房项目审批 时间缩短200多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8月28日电(李荣、袁昭宇)上海中心城区占地13.79公顷、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的最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近日在徐汇区的华泾地区启动。这个项目首次“试水”上海正在推进的行政审批全流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审批时间从原来的240个工作日缩短到30天,而该走的环节、该盖的图章一个也不少。

    据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人士介绍,按照以往惯例,一个建设项目,从一块平地到开工建设,涉及的施工许可等各项行政审批的法定时间是240个工作日,其中要跑10多个部门,敲62个图章。而这次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审批,环节一个不少,62个图章也个个到位,但前后只用了30天时间,创出了上海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时间的“短”记录。

    徐汇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此次审批改革,把以前的“走程序”变为“并联会审”,不给“一个环节耽搁、整个审批搁浅”的现象留下空间。此次华泾项目审批,所有涉及审批的部门“坐在一起”,大家从各自职责和要求出发,对项目进行并联审核。“哪儿有问题,哪儿解决。哪儿条件不够,哪儿补上”,没问题的就在会审单上盖图章。

    至于法规条款不完备给审批带来的问题,政府有责任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以保障民生项目的时效性。此次华泾项目涉及一些小房型的内容,而目前上海整个保障型住房建筑、设计、审核的标准还在报批过程中,如果“坐等”,那还要一段时间。由此,区相关部门提请市有关部门出具书面意见,使审批得以通过,问题就有了合理的解决。

    有关专家认为,此次上海徐汇华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改革,主要得益于上海市有关部门的放权、支持,是“市区联手、共同完成”的一次改革尝试。此次全流程改革,对现行法规的冲击不大,审批过程没有减掉一个环节,没有少掉一个图章,只是通过改变现行审批模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可复制性。

    徐汇区政府人士表示,以后政府的重大工程、重大民生项目和重大公益建设项目可以参照这种“并联会审”的审批模式。至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审批,也争取把审批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相关链接
· 俞正声:沪皖加强合作交流 共推长江经济带发展
· 上海最大水源地工程三大主体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 上海市九部门制定2008年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上海:4类食品合格率89.7%
· 上海市九部门制定2008年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上海将投70亿提高排水标准 实施道路积水点改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