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所有中小学推迟7天开学
新华社四川攀枝花9月1日电(记者海明威)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但受到6.1级地震影响的四川攀枝花市发布通告:攀枝市全体中小学延迟至9月8日开学。
通告称,“受8月30日攀枝花地震及余震的影响,我市中小学校舍出现不同程度损毁。为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师生生命安全,按国家有关校舍抗震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要求,需对全市校舍进行抗震安全鉴定。为此,经研究,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延迟至9月8日开学。”
据攀枝花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沈志强介绍,这个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有近500所,涉及学生15万人。
陕西启动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新华社西安9月1日电(记者许祖华)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的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工作业已启动。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原则上每生每年最高可贷6000元,贷款期限按借款学生正常毕业所需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在学生入学前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利息由借款人自付。陕西是国家首批启动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省份之一。
凡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并被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正式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陕西籍新生或高校在读学生,持有关户籍、高校录取证件(证明)等,均可在各区(县)教育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
截至今年7月底,陕西省共有6751名家庭困难学生申请到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签订的贷款合同金额达1.6242亿元,目前已经发放了3660万元,余额将逐年发放。
汶川大地震内容进入上海中学教材
新华社上海9月1日电(杨东莉、季明)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上海初三学生领到的语文新课本中,新增了汶川大地震的内容。
新修订的上海初三语文教材将第三单元的主题定为“面对灾难”,其中选取了《沉船之前》《我不是懦夫》《血染的丰碑》和《保卫大坝》等4篇文章,分别反映了海难、空难、地震等灾难以及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表现。
在“面对灾难”这一单元的课后练习中,出现一道要求学生收集关于灾难的公益海报的习题,随后列举了1998年的抗洪救灾、2003年的非典以及今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相关事件,要求学生通过收集公益广告,表明自己的决心,为经历过灾难的人们送去一份关爱与信心。
教材编写人员告诉记者,“面对灾难”单元进入上海中学语文教材已有4年,目的是通过这些文章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增强面对困难、挫折甚至直面灾难时的勇气和决心。而在更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同样有着如“为生命喝彩”“人贵有精神”“面对逆境”等帮助学生人生成长的单元。
据介绍,今后上海将在首先考虑文章文字的精美、语言表达的通畅以及经典性的基础上,适时决定是否将汶川大地震的文章编入教材。
(开学第一天)记者来信:开学“收心”,家长勿多唠叨
新华社海口9月1日电(记者 邓伽)9月1日,海南省百万中小学生结束暑假生活,进入新学期的学习。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想去上学。专家建议,开学前“焦虑症”很正常,家长帮孩子“收心”,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要开学了,孩子不想去上课怎么办?”市民胡女士说,她孩子暑假里不是收看奥运赛事,就是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去打篮球,整天乐呵呵的,有时还帮助家里干活,她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可是这几天孩子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尤其不能和他提到开学两个字,提起上学他就发脾气。”
暑假里,中小学生在完成假期作业之余或上网聊天,或看电影,或走亲访友,或睡懒觉,加之今年的暑假恰逢奥运期间,彻底的放松让不少学生一时缓不过神来。许多家长为帮助孩子扭转暑期形成的懒散作风感到头疼。一些中学生甚至准大学生对开学产生厌倦、恐惧感、情绪焦虑、脾气暴躁,整日愁眉苦脸,茶饭不思。这种现象被心理医生称为“开学焦虑症”。
对此,海南实验中学副校长王如琨建议,孩子“开学焦虑”,家长千万不要着急,也不要生硬地责备孩子,“不要把学习的压力挂在嘴边,尽量减少学生的紧张感,教学上的问题就交给学校来解决。”
“学生家长应该改变自己,少唠叨,少讲学习,少讲排名,不要充当教师的角色,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王如琨认为,学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使孩子的作息时间有序,并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或要求孩子收拾收拾自己的房间,带孩子进行早、晚身体锻炼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分散注意力,消除开学前的紧张感,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唐山公办高中学费全免
新华社石家庄9月1日电(记者李俊义)从今年9月1日起,河北省唐山市全市范围内公办高中公助生全部免除基本学费,全市10万多名高中学生因此受益。唐山成为河北省首个实现公办小学至高中12年教育全部免学费的城市。
据介绍,免收学费之前,唐山市市区范围内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基本学费为每学期每生600元,县城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基本学费为每学期每生500元,一般高中基本学费为每学期每生400元。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后,每名高中学生一年免交的基本学费分别为1200元、1000元、800元。高中基本学费免费后,全市每年投入的教育保障经费将达到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