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构筑残疾人温馨家园:同在蓝天下 共享人间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赖臻)在为北京残奥会准备的礼品当中,800件手工制作的面塑格外引人关注——无论是古代仕女、神仙,还是武将、老寿星,各个都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些作品全部出自北京残疾姑娘周晓青之手,而她的这身技能则是在北京市高碑店社区的温馨家园里学到的。

    在北京,共有近1500个这样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温馨家园,分布在全市18个区县的街道、社区、乡镇和村。其中,150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能力的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已经遍布城区奥运场馆周边、大型服务场所等重点区域。

    在温馨家园里,残疾人不仅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还懂得了如何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回归社会。

    用心关怀 温馨如家

    北京市的温馨家园主要是以本地区内的公共活动中心为载体,提供服务于残疾人的各类综合性活动,广大残疾人不出社区,即可得到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维权、生活照料、文体活动、托养等各项服务。

    北京王府井商圈可谓是寸土寸金,东华门街道依然加大投入,在该地区建设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残疾人温馨家园。在这里,多功能活动室、职业技能培训室、心理咨询谈心室、电教阅览室、个性化技能训练室等不仅一应俱全,而且全部免费向学员开放。凡是本地区的残疾人和16岁以上的智障人士、精神病稳定期康复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享受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东四街道的温馨家园则与健全人的活动设施建在一起,健全人活动收费,残疾人免费。这样做不浪费、人气旺,残疾人和健全人一起活动,还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温馨家园门前还辟出专门的区域,供轮椅康复人员驻停残摩。

    高碑店社区早在2003年便建起温馨家园,今年又实施了扩建,每天都有来自附近的60多名残疾人在这里活动。所有康复人员每天中午都可以得到三菜一汤的免费午餐,与此同时还有每月300元的劳动补贴。康复者孙玲一说起在这里的生活,脸上便绽开了笑容,连声说:“在这里真好,像家一样!”

    自立自强 全家幸福

    正如它的名字那样,温馨家园处处体现着如家般的温馨,让残疾人朋友有了一份安全感、归属感,而完善的设施和周到的关怀,又帮助了残疾人朋友自强自立,展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21岁的智障残疾人小岳,刚来到社区温馨家园的时候,他缺少基本的自信心,也不爱跟其他人说话,参加40多次活动后,不仅大大增加了自信心,各方面技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现在小岳已在一家宾馆做客房服务员。对此,小岳的母亲特别欣慰,家庭的看护负担也大大减轻了。

    在东华门街道残疾人温馨家园,记者赶上了一次特别的聚会,17名学员汇聚一堂为同伴庆祝生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学会了如何包饺子,尽管完成一件作品多则需要五六分钟,但是学员们的积极性无比高涨,互相比着谁包得好、谁包得多,学员们还纷纷告诉老师,以后家里包饺子自己也可以帮忙了。

    20岁的聋哑人晓旭起初是很不情愿地来到麦子店枣营南里的温馨家园的,在这里她认识了教授串珠工艺和编织的几位老师,还结识了像她一样先天听力障碍的胡雪琪。两个人互相学习,做了伙伴。小旭妈妈说:“小旭主动告诉我交到了新朋友,还学习了穿珠子,将来学会了要给我做一个手提包……”

    而在即将到来的残奥会上,胡雪琪将要代表中国残疾人展示作品,她那一本本剪纸集册融合了社会大家庭对她的关爱。她告诉记者:“作为中国聋人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我很自豪。”

    参与社会 同享蓝天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参与社会事务的基础,温馨家园如今已成为北京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新渠道。

    什刹海街道辖区有北海公园、恭王府、梅兰芳故居等旅游景点,而很多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街道的残疾人温馨家园就对学员们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奥运福娃刺绣、中国结编织、剪纸等学员们的作品,经常被外国游客购买留作纪念,既丰富了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也让他们有了一些经济收入。

    在老山东里社区的残疾人温馨家园,由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早已小有名气,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小红马”系列品牌的注册,并努力探索形成手工艺品生产、销售的长效机制。

    在朝阳区高碑店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盲人曹军通过上网,使自己的按摩店实现了网络管理,同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每年盈利几十万元,安排了40多名残疾人朋友就业,带动更多残疾人朋友一起富裕。

    据了解,很多残疾人在温馨家园接受生活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后,不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能自食其力,很多人还特别热心社区的公益事业。在社区重大节日值班的巡逻中,在迎奥运宣传活动中,在清洁街巷卫生的队伍中,经常能看到残疾人雷春华的身影。他告诉记者:“党和政府关心我们残疾人,地区单位还和我结成帮扶对子,我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我在精神上很满足,能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心里高兴啊。”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共有99.9万名残疾人,按照每个温馨家园至少可以服务300名残疾人计算,1400余家温馨家园覆盖全市近一半的残疾人不成问题。温馨家园的遍地开花,还促使社会助残氛围的日渐浓厚,不少爱心企业、单位和20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助残志愿者为残疾人送知识、送服务,使残疾人享受到了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体贴入微的服务,也使温馨家园真正成了为残疾人提供各种特色服务的综合平台。

 
 
 相关链接
· 新疆喀什加大投入使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 陕西省的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 改革开放三十年 深圳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充满活力
· 残奥会期间北京地铁将为残疾人乘客提供预约服务
· 《湖南省残疾人扶助办法》草案10日前征求意见
· 四川地震灾区首家板房式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