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斯洛伐克选手瓦多维乔娃获得北京残奥会首枚金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9月7日,斯洛伐克选手韦罗尼卡·瓦多维乔娃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R2级女子10米气步枪立射SH1(下肢残疾)比赛中,以494.8环的总成绩获得金牌。这是北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新华社记者 任勇 摄

   9月7日,斯洛伐克选手韦罗尼卡·瓦多维乔娃在颁奖仪式上展示金牌。新华社记者 任勇 摄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钱荣、张寒)北京残奥会首枚金牌9日中午在北京射击馆产生。斯洛伐克选手韦罗尼卡·瓦多维乔娃以494·8环的成绩获得女子10米气步枪立射SH1(下肢残疾)冠军。

    在当天的比赛中,瓦多维乔娃显得异常冷静,在打完最后一枪,确认自己夺冠之后,她也只是面露微笑,平静地向观众席挥了挥手。

    年仅25岁的瓦多维乔娃虽然决赛场上年龄最小的选手,但是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参加残奥会了。在过去两届残奥会上,她的最好成绩是在雅典取得的第六名。而在近几年的国际大赛中,瓦多维乔娃也从未在这一项目上进入过前三名。但是在北京射击馆,她以自己的稳定发挥最终赢得了金牌。

    在上午的资格赛结束后,瓦多维乔娃就以领先第二名2环的成绩顺利进入决赛。决赛10枪,瓦多维乔娃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除了最后一枪只打出9·5环之外,她枪枪都在10环以上,第四枪还打出10·8环的全场最高分。最终以决赛102·8环,总成绩494·8环摘得了北京残奥会首金。

    虽然上届残奥会冠军——德国选手曼努埃拉·施默蒙德在决赛中的表现也很出色,与瓦多维乔娃只有0·6环之差,但是由于资格赛成绩较差,未能成功卫冕,以总成绩490·2环获得亚军。来自波多黎各的妮尔达·洛佩兹获得第三名,她的成绩是489·2环。

    在颁奖仪式过后,瓦多维乔娃接过教练手中的国旗,披在了身上,并与其他两名获奖运动员手牵手在领奖台上拍照留念。

    瓦多维乔娃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并不知道拿到的首金,当志愿者告诉我时,我感到非常高兴。”

    共有20名运动员参加了这一项目的比赛,其中包括三名中国选手,但是她们均未能进入决赛。

    已经是第五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选手张难在资格赛中仅以一环之差无缘决赛。她在赛后对记者说:“我太想赢得这块金牌了,所以在比赛中没有放开,越打越紧张,没有最得好的成绩。”

首金超越比赛 人人分享快乐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 张云龙 钱荣)494·8环,斯洛伐克选手瓦多维乔娃夺得北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她以资格赛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并一路遥遥领先,轻松摘得金牌。

    残奥会的首金比赛是最引人关注的比赛之一,尽管没有奥运会时众多的明星,尽管中国三名运动员全部在资格赛中被淘汰,但是决赛观众上座率仍然很高,他们为运动员的参与、拼搏、超越热烈鼓掌,快乐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冠军只有一个,胜利属于众人,比赛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

    中国队在雅典残奥会获得了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在北京残奥会上,中国队不提金牌目标,也淡化首金,而把互相交流、弱项突破、精神文明提到更重要的位置。

    更多的残疾人选手在享受比赛,享受比赛带给她们的快乐。49岁的波多黎各选手妮·戈·洛佩兹在资格赛中耗时最长,离比赛结束五分钟还有6枪未发,但她仍然打出3个10环、3个9环,在最后40秒结束比赛并闯入决赛,观众给她热烈掌声。比赛让她很兴奋,在决赛中她屡创高分,反超两人,最终获得第三名。

    北京残奥会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舞台,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不断超越自我,他们的友谊跨越国界,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奋发向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让更多的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切正如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我们将看到胜利,我们将看到失望。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当我们相聚在一起,我们将融入那独特的力量之源,它似乎触手可及,又的确可被呼吸,它存在于残奥运动的核心,我们称之为残奥精神。它一旦占据你的心灵,你将难以割舍。它将伴随你的一生!”

    毋庸置疑,残疾人是社会重要的成员,他们同样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但对人生的品味和感悟却更细腻深沉,观看残奥会比赛,感受一个个残缺身体背后的坚强心灵,更能触摸生命的真谛,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残奥会同样是全人类的盛会,与奥运会同样精彩,让我们共同来分享!

    首金比赛,为北京残奥会开了一个好头!

冷面枪手——记北京残奥会首金获得者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 钱荣、张寒、张云龙)“虽然只有25岁,但是我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射击运动员了”,获得北京残奥会首枚金牌后,斯洛伐克选手韦罗尼卡·瓦多维乔娃自信地对记者说。

    在当天进行的女子10米气步枪立射SH1(下肢残疾)项目的比赛中,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瓦多维乔娃以494.8环的成绩夺得冠军。

    瓦多维乔娃在确认自己夺冠之后,只是面露微笑,平静地向观众席挥了挥手。

    虽然最后一枪只打出了9.5环,但是瓦多维乔娃早已稳操胜券。在上午的资格赛结束后,她就以领先第二名2环的成绩顺利进入决赛。决赛10枪,瓦多维乔娃前9枪都在10环之上,第四枪还打出10.8环的全场最高分。因此,比赛结束之后,她考虑的并不是金牌,而是自己最后一枪为什么没有打好。

    “我并不知道我得到的是首金,当志愿者告诉我时,我非常高兴。最后一枪我的感觉也很好,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只打了9.5环”,瓦多维乔娃在赛后略带遗憾地对记者说。

    瓦多维乔娃是决赛场上年龄最小的选手,赛前她并不被看好,在过去两届残奥会上,她的最好成绩是在雅典取得的第六名。在资格赛中排名第二、第10次参加残奥会的澳大利亚选手莉比·科斯马拉,卫冕冠军德国选手曼努埃拉·施默蒙德以及残奥会纪录保持者韩国人金林媛都是金牌的有力争夺者。

    但是瓦多维乔娃并没有因此而畏惧。“我从事射击运动已经有11年了,1999年就开始参加国际大赛,这是我的第三次残奥会,所以我的经验也很丰富”,她说。

    尽管由于出生缺陷,瓦多维乔娃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从小就喜爱体育运动和旅行。瓦多维乔娃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斯洛伐克的一个小城市,从事射击运动是从中学时开始的,当时她参加了学校的射击课,第一堂课过后她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坚持训练,并遇到了现在的教练”,她说,“我也是目前斯洛伐克唯一的一名残疾人职业运动员。”

    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瓦多维乔娃都显示异常沉着冷静。即便是颁奖仪式上,她也只是接过教练手中的国旗,披在了身上,并与其他两名获奖运动员手牵手在领奖台上拍照留念。

    不过,也许正是她的冷静与自信,为她赢得了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相关链接
· 和梦一起飞翔——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侧记
· 北京残奥会圣火晚在港点燃 残奥马术比赛将举行
· 残奥会三金王侯斌超越极限点燃北京残奥会主火炬
·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残奥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