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贾文军 叶锋)8日上午,“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举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同时,中国8000多万残疾人已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截止2007年底,中国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已经达到433·7万人,农村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了1696·6万人。仅2007年,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已经达到39·2万人。现在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加的需要安排的残疾人,基本上都能得到工作安排。
于法鸣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国务院建立的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将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给予重点考虑。
为全面促进残疾人就业,中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于法鸣透露,目前,通过强化落实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帮助农村残疾人多渠道,多途径就业,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残疾人就业。
据介绍,在中国,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集中就业,将残疾人集中安排到专门为解决其就业问题而开办的福利企事业单位工作。二是分散按比例就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和《残疾人就业条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这是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三是自谋职业和个体就业。国家鼓励残疾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市场竞争就业。


9月4日晚,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志愿者在北京地铁8号线出口附近为观看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彩排的观众指路。当晚,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彩排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永远与春天同行
——中央领导集体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李亚杰、李菲、顾瑞珍) 残疾人事业,与春天同行的事业。
从残废到残疾,从救济到自强,从接受到回馈……59年辛勤耕耘结硕果,中国残疾人前所未有地得到更多的实惠,中国残疾人事业前所未有地更加深入人心。
这其中,无不倾注着中央领导集体的殷切关爱和无尽关怀,犹如春日暖阳,照耀着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使他们在呼唤中觉醒、在勉励中奋起、在关爱中再生……
9月6日,北京残奥会的圣火将在“鸟巢”熊熊燃起。全国亿万群众与来自同一个世界的残疾兄弟姐妹们一起,共同构筑和谐温馨的奥林匹克大家庭,共圆心中的同一个梦想。
在梦想与欢呼声中,中国残疾人事业又将走进一个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春天……
民政部介绍残疾人福利事业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等
9月8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举行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张世峰就民政部门开展的残疾人福利事业、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及相关工作作了介绍。
让残疾人充分有效地融入社会生活
——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实现飞跃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赵超)盲道畅行无阻,坐着轮椅乘地铁,聋哑人用上了手机……近几年,随着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以同健全人一样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日益深入地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广大残疾人的平等感、自信心得以提升,而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关爱、共享的理念也体现了全社会对8300多万残疾人的真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