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海玛多9月8日电(记者 张进林 任晓刚)由于近期黄河源头支流水量增加,致使道路受阻,三江源头科考队被迫改变原定计划。
由青海省政府组织的此次三江源头科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阵容最强大的一次,有11名院士和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科考和论证工作。9月6日,科考队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前往三江源,按照原定计划,9月8日,科考队将由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前往黄河上游支流多曲、卡日曲开展气象、水文、冰川、重力、地质等考察活动和数据收集,最终到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建立科考大本营。
科考队首席专家、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博士告诉记者,9月7日,科考队前往黄河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一带考察时了解到,由于近期降雨量大,黄河上游的多条支流水量均有增长,由于黄河上游地区河道纵横,少有桥梁,车辆难以行走,特别是曲麻莱县麻多乡境内约古宗列曲和附近的一条支流难以跨越,科考队无法赶到麻多乡,鉴于这种情况,科考队被迫改变了原计划。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陈维达说,9月7日,在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的河流进行水文测量时,发现每秒水量达到30立方米以上,超过往年很多,加上当地很多河流都是流沙河底,车辆很难涉水行走。
科考队队长唐千里说,在知晓道路情况以后,经过磋商和综合分析,并向后方指挥部汇报以后,科考队决定放弃原计划,将先行考察黄河源头改为首先考察澜沧江源头,等澜沧江源头考察完毕以后,再行考察黄河源头。
9月8日上午,三江源头科考队离开玛多县,前往550公里以外的澜沧江源头第一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澜沧江在藏语中称为“杂曲”,“杂多”意即杂曲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