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秋高气爽 今年中秋月更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4日   来源:人民日报

    年年岁岁月相似,今年中秋月更明。

    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正在举办残奥会的金色秋天里,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今年中秋,是全国法定假日的第一个中秋节,情由境生,月色在人们的眼中更美丽;今年中秋,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中秋,“三十而立”,硕果累累,人们赏月的心情更舒畅。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今夜,海内外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都一同欣赏天上明月,一同品味人间团圆,一同思念远方亲人,愉快祥和,意蕴深长。

    中秋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诗词歌赋美不胜收;作为一种文化心理,表达着人们对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作为一种文化源泉,有着向往团结、团圆的人文精神内核。中秋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

    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佳节确定为全国法定假日,是保护节日文化遗产的举措,体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中国人自古有拜月、赏月、祭月的习俗,又大多吃“月饼”,喝“团圆酒”,盼团圆、祈平安。这个风俗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而是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这就是盼望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不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是中华儿女,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在法定节假日中突出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元素,不仅适应了民众欢度传统佳节的需求,也是对民众休假做出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彰显着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假日时间的增加,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劳动群众获得更多休息,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

    我国政府和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节假日的安排。今天,休假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全国的法定节假日的增加,正是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一种方式。越是生活节奏紧张,越是工作事务繁忙,越应当保障人民群众的休假权利。

    我们祝愿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佳节。我们祝愿伟大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各地群众喜迎中秋佳节

  

    9月12日晚,首届“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文艺晚会在北京卢沟桥举行,北京歌舞剧院演员在晚会上演出舞蹈《但愿人长久》。中秋佳节临近,北京市举办首届“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新华社发(王希宝 摄)

全国政协13日举行中秋联谊晚会

    13日晚,全国政协礼堂灯火辉煌,洋溢着喜庆和谐的气氛,全国政协中秋联谊晚会在这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各界人士400多人欢聚一堂,共庆中秋佳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在晚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全国政协和贾庆林主席向共同致力于人民政协事业的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以及政协机关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明月遍照跨海情:两岸少数民族同胞岛内共度中秋

    马头琴奏出万马奔腾,蒙古族长调唱出草原美景,《顶碗舞》展现充满自信的蒙古族现代女性新形象……对于台湾观众而言,相隔千里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引人入胜的一切,在这个中秋前夜不再陌生。

    今夜,不远千里跨海而来的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一行与岛内少数民族同胞在台湾屏东手拉手、肩并肩,共同以联欢晚会形式庆祝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的到来。来自内蒙古的艺术家们带来了辽阔无际的大草原上绿草的清香、百花的芬芳、牧羊女的温柔和驯马手的彪悍。迎接他们的,是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们同样精彩纷呈的歌声与舞姿,迷人宝岛的清新海风、好山好水、人文风情扑面而来。

 
 
 相关链接
· 一次空前的友谊盛会—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启示之二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国家的柱石 民族的脊梁
· 人民日报评论员:向在救灾一线的英雄致以崇高敬礼
· 人民日报评论员: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决策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废墟上托起生命的方舟
· 人民日报评论员:生命高于一切 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