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江涛)14日早上,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媒体餐厅的结账处,服务人员微笑着送上一块精美的月饼。上午来到国家体育馆,运动员入口处贴着一张纸,上面写道:“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佳节,今年又是国家首次实行中秋节放假。加之正在进行的北京残奥会,使今年的中秋节不同以往。全世界聚焦北京,瞩目中国,全社会关注残奥会,关心残疾人事业,残奥会“团结、和平、友爱”的精神与中秋节“团圆、美满” 的内涵相融合,别有深意。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今年以来,我国连续遭受冰雪、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面对天灾,顽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向困难低头,抗震救灾、筹办奥运、发展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成功举办了一届成功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使全世界为中国人民的伟大而惊讶和叹服。
成功举办奥运会,北京只是划了个逗号。“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成功举办残奥会才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残奥会成功落幕后,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为残疾人事业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兄弟姐妹,让他们与健全人一样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具体体现。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特别是近些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保障残疾人权利,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扶残助残、关爱残疾人的氛围日益浓厚,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也应该看到,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但只要全社会重视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残疾人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样工作生活。残健和谐共处的社会才更美好。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从贝多芬到弥尔顿,从保尔·柯察金到张海迪,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虽身有残疾,仍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北京残奥会上,众多残疾人运动员不屈不挠,挑战极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破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
所有这些,也都在鼓舞着所有的残疾人,勇敢的融入社会,创造生活的新篇章。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无论身在何处,让我们举头向那同一轮明月祈祷,真心祝愿人间多一些美满和幸福!


9月11日,在北京西单商场残奥会城市志愿者站点,志愿者们展示制作好的“志愿者月饼”。中秋节临近,在北京西城区西单商场残奥会城市志愿者站点,志愿者们亲手制作了带有北京残奥会志愿者标志的“志愿者月饼”,赠送给节日期间在站点服务的志愿者们。新华社发(焦伟 摄)
残奥会城市志愿者在岗位上度过中秋佳节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李江涛)14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正为北京残奥会服务的城市志愿者们坚守岗位,度过一个忙碌而有意义的节日。
中秋节当天,北京东城区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共同举办庆祝中秋节主题活动。在装饰一新的王府井东堂站点,志愿者们事先准备好“对诗”诗句的上半句,这些历经千年经久不衰的有关“中秋”、“月圆”、“团圆”的精美诗句,展现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为答对下句诗句的参与者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有外国朋友参与活动时,志愿者们还热情地献上笔墨纸砚,邀请他们临摹简单的汉语古诗,感受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了让志愿者们在站点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东城团区委特意为站点送上了香甜的月饼。志愿者们邀请残疾朋友和中外游客共同品尝月饼,共享中秋欢乐。
中秋前夕,宣武区陶然亭公园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开展了“共享微笑 欢度中秋”主题服务活动,有站点歌曲联唱、助残快板表演、助残读报服务、为残疾人志愿者送中秋祝福等。社区残疾人志愿者、未成年人、民间艺人纷纷来到站点参与活动,场面温馨感人。在“助残快板”表演活动中,宣武区城市志愿者艺术团曲艺分团的演员们来到站点,为市民们和残疾人朋友们表演了专门编写的快板,快板的内容全部围绕欢度中秋、祝福残奥、感谢残疾志愿者展开。
石景山区小轮车赛场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制作了以中秋内容为主题的展板,向中外宾客介绍中秋节。
朝阳区和平街“心灵之语”城市志愿服务站点的志愿者针对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及肢体残疾群众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温馨服务。站长王姝为听力障碍残疾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现场教授日常手语,带领志愿者用手语歌曲表达对残奥会的祝愿和对人们的中秋祝愿。站点上的小录音机正在播放残奥会赛程信息和比赛场馆介绍,这些都是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录制的,每逢有金牌产生,志愿者们还会用扩音器向大家播放相关的情况,使有视力障碍的残疾人朋友能够通过声音更多的了解残奥信息、感受残奥氛围。盲人志愿者李军还用自己推拿按摩的好手艺为过往群众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