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9月15日电(记者董智永)在15日上午举行的河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就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有关调查侦办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称已有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批捕。

这是犯罪嫌疑人存放物品的仓库。在9月15日上午举行的河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就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有关调查侦办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称已有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批捕。9月14日晚,经正定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正定县公安局依法对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耿某兄弟二人执行逮捕。新华社发
史贵中介绍说,连日来,公安机关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迅速开展了讯问、调查和取证工作,力争做到快侦快破,在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立刻移送检察机关审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9月14日晚,经正定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正定县公安局依法对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耿某兄弟二人执行逮捕。
犯罪嫌疑人耿某,男,48岁,汉族,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人。2004年5月,耿某投资建立了一家挤奶厅,并与他人合伙建了一个奶牛养殖小区,从养殖小区收购牛奶,向三鹿集团供货,并签署了相关协议。耿某经营的这个挤奶厅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妻子、女儿均参与其中,另外在本村雇佣了两名临时工。他的弟弟主要负责驾驶自家的三吨重槽罐车向三鹿集团送货。该养殖小区共养殖奶牛307头。
据警方侦查,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耿某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某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以蒙混过关。经过多方打听,耿某前往行唐县,在一家经营化工原料的门店里购买了一编织袋共20公斤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兑后从槽罐车的顶部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此后,这家化工原料门店的店主还曾经两次上门,向耿某推销过三聚氰胺。耿某兄弟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

这是在犯罪嫌疑人的挤奶厅查获的呈白色粉末状的“三聚氰氨”。新华社发
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其动机就是能通过三鹿的检验,顺利地把牛奶卖出去。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据介绍,已经收押在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除了被批捕的耿某兄弟,其他人均初步向警方供认了犯罪事实。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加紧调查取证。
万余吨受污染三鹿奶粉将被销毁
新华社石家庄9月15日电(记者董智永)记者从石家庄市政府获悉,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中封存和回收的万余吨奶粉将全部销毁。
石家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栗进路介绍说,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已将三鹿集团尚未出库的2176吨婴幼儿奶粉全部封存,对上市销售的婴幼儿奶粉采取措施全部回收。截至目前,已回收8218吨婴幼儿奶粉,还有700余吨正在召回途中。尤其是对散落在边远地区和销售者手中的少数产品,正在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方式予以回收。对已经封存和回收的受污染的万余吨奶粉,将在质检部门的监督下全部销毁。
据了解,这次安全事故发生后,石家庄市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启动了应急预案,包括培训医务人员、确立定点医院免费救治患儿,派遣医疗小分队到偏远山区主动上门检查等,并建立了日报告制度,对患儿每天的收治情况进行登记。
河北采取多项措施处置“三鹿奶粉”安全事故
新华社石家庄9月15日电(记者 骆国骏 董智永)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进行处置。
河北省委、省政府9月8日接到石家庄市政府的报告后,连续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成立了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设产品下架召回和市场稳定组、医疗救治组、产品质量检测组、原料奶调查和奶农工作组、公安调查组、派驻企业工作组等工作小组;立即停产、召回受污染婴幼儿奶粉;全力做好患病婴幼儿的救治工作。
河北省已着手严厉打击向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正抓紧进行调查。对全省收奶小区、奶站、奶厅加大检查、检测力度,在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强化防污染措施,把合格的鲜奶调整输送到质量好的制奶企业中去,切实保护守法经营奶农的利益。
对这次重大安全事故中涉及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人,河北省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严肃查处。对这起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进展情况、患病儿童的医疗救治情况、事件查处情况,将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原则,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