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力资本:我国新时期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活力源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3日   来源:人民日报

    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为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活力源泉。

    我国发展已进入面对众多新挑战的新阶段

    在讨论企业和国民经济活力及其来源时,人们常常从体制、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应当看到,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我国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面对众多新挑战的新阶段,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活力源泉明显衰减。

    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通过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初步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资金短缺约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技术供给不足的约束。目前,国内城乡居民储蓄超过20万亿元;外汇储备已突破1.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技术供给虽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总体技术基础已得到大幅度提升,技术供给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开始相对下降。综合这些因素,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开始出现递减。

    外延型经济增长的收益明显递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竞争成为强制企业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成本—收益比较的重要机制。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相适应并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的粗放式、外延型增长模式风光不再,主要靠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行将结束。

    劳动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或者说劳动成本递增。在资金和技术供给的边际产出率开始递减、人口红利也开始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的边际附加价值增长率必然相对下降,劳动成本必然持续上升。目前,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正在改变,特别是结构性的人力资源短缺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时代挑战,积极探索拉长短板、发挥优势、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对于我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基本途径,就是把人力作为资本来组织、管理、积累和运用,由此充分调动和发掘人的才能,变人的潜能为显能,变人力资源的一般存在形态为人力资本的能动作用形态,从而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也就是说,应在继续重视和发挥制度、技术、资金等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应对新挑战亟须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就是要使人力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价值。这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过程,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运用和组织、管理的过程。

    经济学研究表明,在制度和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且给定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的资金投入是用于购买机械设备还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其投入—产出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其边际收益会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转为下降。与此不同,如果不断增加企业员工智力和能力的投资,即将企业资本更多地转化为人力资本,那么,虽然这种投资的边际成本也会有所上升,但其边际收益上升的幅度会更大,结果就表现为投资的边际收益持续递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种效果,是因为随着对企业员工智力和能力投资的增加,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包括技术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等均会持续提高,并且这种提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性的和具有乘数效应特征的,从而带来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整体收益的大幅度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力资本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大体呈四种存在形态,即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企业管理者的人力资本、企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和企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企业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凸显,劳动者的人力资本越来越不可忽视。一个企业能否搞得好、效率高、收入增长快,有没有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一个重要基础。然而,目前很多企业不仅管理现代化水平还不高,而且人力资本质量和水平也较低,表现为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人员人力资本、技术人员人力资本和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供给均明显不足,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人力当作资本来看待、组织、管理、积累和运用。

    培育和提升我国人力资本优势

    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优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将人力资源提升到人力资本的高度来看待。人的自然存在与人力的资本性积累,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必须把人力当作资本来积累、组织和管理,以发掘其潜能、发挥其作用,从而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制定有利于培育和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优势的战略规划和措施。

    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实现政府、个人、企业、社会等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家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人力资本的教育与培训)在投向上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更多地投资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等基础性和基本能力教育,而是偏重大学以及学位教育。这种投资方式和格局,不利于人力资本战略安排和人力资本水平、规模、质量等的有效提升。从今年起,我国在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举措。应科学调整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强基础性人力资本投入,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以逐渐形成新的人力资本投入体制机制,形成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共同参与、分别投入、各得其所、综合提升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进一步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递增规律的认识,积极实施人力资本强企战略。企业应高度重视和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大力提升企业家自身人力资本水平,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水平,全面提升企业普通员工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真正把人力资本看作最重要的资本,不断探索和创新人力资本的培育、组织、管理、积累和运用方式,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内生性提升与倍增性发展。(刘迎秋)

 
 
 相关链接
· 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