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23日电(记者吴宇)记者从23日在此间开幕的2008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上获悉,2007年,联合国系统从中国直接采购为1.41亿美元,虽然比2006年猛增59.82%,但只是联合国全年百亿美元全球采购中的一个“零头”。中国在所有向联合国出口的国家中排名第16位,在发展中国家中仅列第7位。
据参展本届跨国采购大会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总代表魏英瑛介绍,联合国系统采购已实现连年增长,2007年达100.8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7.23%。排名前10位的国家占联合国采购总额的37.7%,其中6个为发达国家,4个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没有进入前10名,这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很不相称。”魏英瑛说。
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副局长张超美认为,虽然联合国采购总额在全球贸易中占比不大,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跨国采购的发展和贸易方式的变化,中国企业应按照不断提升的国际标准进入联合国采购,以此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据魏英瑛介绍,联合国机构采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例,采购金额最大的几大类商品依次为:疫苗、医疗器械和教育用品。她建议中国企业可依据联合国各个机构不同的采购特点,选择好重点,加强交流,逐步增加供货。
在联合国去年百亿美元的全球采购中,货物与服务采购金额大致相等,而在中国则以货物采购为主,占到了68.83%,服务采购仅占31.16%。这说明,不仅生产企业,中国服务性企业进入联合国采购的潜力也很大。
据了解,随着中国商品质量提升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已在华设立了5个采购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在上海建立了区域物流中心。
2008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共吸引了包括7家联合国机构在内的280家跨国采购商参展,其中七成采购商来自海外。采购商共提交了工业品、消费品12个大类、共计2300个品种的采购目录,预计这些采购商今后一个年度在华采购金额可达200亿美元。今年大会注册的供应商数量突破了6000家。
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23个省区市的商务部门协办。2002年创办伊始,参展的采购商仅有56家。跨国采购大会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