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韩洁)为期3天的第三届中欧社会保障高层圆桌会议23日在北京开幕,来自欧盟13个成员国的代表与中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部分省市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应对老龄化和流动人口增多带来的新挑战。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开幕式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中国对社会保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制度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他指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存在着制度不够健全、覆盖范围比较窄、城乡发展不平衡、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资金支付压力大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将长期面对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速和收入分配不平衡的挑战,制度建设和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尹蔚民表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立足基本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借鉴国际经验,抓紧对城乡各类居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作出制度安排。
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说,中国目前在社保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欧盟之前的挑战很相似——老龄化、医疗成本上升、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他表示,希望欧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能够为中国提供一系列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也希望欧盟方面能从中国的改革中学习经验,推动双方共同解决社会保障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
此次中欧会议是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框架下一项重要活动。这一合作项目于2006年4月1日正式启动,为期5年,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共同投资4000万欧元,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社会保障领域开展的研究内容最多、投入最大、历时最长的国际合作项目。
据介绍,这一合作项目旨在支持中国政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向所有中国公民提供基本的、适度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项目共分为两部分:政策开发和提高管理能力。政策开发在中央层面进行,主要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支撑能力以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管理等方面加强政策开发能力;提高管理能力主要在北京、吉林、山东、湖南、四川、甘肃6个省市试点,目前部分省市的试点工作已经于2007年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