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9月26日电(记者张涛)在26日举行的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说,作为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天津滨海新区,已编制了“三年改革计划”,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我国政府继上世纪80年代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苟利军介绍,天津滨海新区以国务院批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为契机,研究制定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2008-2010)》。该计划着眼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发挥带动作用,提出了金融、涉外经济、土地、科技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10个领域的20个改革重点项目、49个具体事项。
他说,第一批10个专项方案已经组织编制完成,正全力推进组织实施,一系列创新做法将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程。苟利军说,如金融改革方面,滨海新区以创新金融环境为重点,进一步聚集国内外金融机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0家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外资银行和60多只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滨海新区。土地管理方面,编制完成了滨海新区土地改革专项方案,并获国土资源部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原则通过。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今年前8个月,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996亿元,同比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同比增长29.7%。
天津滨海新区将建成高新技术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
新华社天津9月26日电(记者张涛)在26日举行的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说,作为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天津滨海新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
苟利军说,滨海新区所处的京津冀地区集中了约占全国27%的科技人才,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中心31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70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41家,博士后工作站52个。
苟利军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为此,滨海新区提出以自主创新项目建设为重点,力争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
“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建立。”苟利军说,新区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开发开放的核心战略,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确定了“一区三园”的科技发展布局,目前正在建设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工业生物技术研发转化中心等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人工细胞、电动汽车等20个省部级工程中心,钢管、化工、医药等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和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目前,滨海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航空航天、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新的优势产业正在迅速崛起,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28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达到了47%。
苟利军介绍,根据规划,到2010年,以重大自主创新平台为载体,滨海新区将初步形成高科技企业的聚集效应,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12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值达到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