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神七快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神七航天员将于27日下午执行出舱任务。

9月26日,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内进行舱外航天服组装与测试(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新华社神七快讯:王兆耀26日表示,目前神七舱外航天服组装与测试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可在飞船运行第19圈左右完成。
新华社神七快讯:王兆耀26日表示,截至目前神七已环绕地球飞行12圈,飞船飞行正常,航天员工作正常、身体状态良好。

9月26日,航天员景海鹏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与北京飞控中心通话(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25日发射成功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运行正常。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新华社神七快讯: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解包启封,正在进行组装。
新华社神七快讯:10时20分许,航天员开始在轨道舱进行舱外航天服的组装与测试等工作。
新华社神七快讯:9时40时许,停靠在大西洋上的远望三号船首次测控到神七飞船。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 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孙彦新、田兆运)神舟七号飞船26日4时04分按计划完成变轨控制,进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航天员体温、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图表:神舟七号飞船9月26日成功变轨 新华社 发
据有关专家介绍,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实施变轨控制,就是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工作轨道。能否实施精确变轨,对飞船能否按计划在轨飞行和准确返回预定着陆场区具有重要影响。
26日零时16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向航天员乘组了解飞船工况和各自的身体状况,并由地面控制人员与他们进行了通话。
4时03分,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管控下,飞船启动变轨工作程序。指控大厅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橘黄色的火焰,加速飞行。
约64秒钟后,飞船又进入了平稳的飞行状态。翟志刚向地面报告:“仪表显示飞船变轨结束,完毕。”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根据飞船的外测数据分析计算判断,变轨控制正常,达到了预期目标。
9月26日神七飞船在第2天飞行将会有三个精彩看点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樊永强、孙彦新)9月26日,神七飞船在第2天飞行中,将会有哪些精彩看点?
看点一:飞船变轨
飞船变轨是否成功,对飞船能否按计划完成各项飞行任务和准确返回地面预定着陆场至关重要。
飞船发射升空后,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46公里的椭圆轨道。在椭圆轨道上飞行的飞船,高度和速度时刻都在变化,每个点的数据差异比较大,返回时方案设计较为困难。实施变轨控制,就是要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
飞船变轨的实现,是由指挥控制中心向飞船发送指令,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工作时间长短、推力大小和方向来修正飞船轨道。
神舟七号飞船在飞行到第5圈时,将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由椭圆轨道转变为近圆轨道。
看点二:飞天舱外航天服解包启封
26日上午,航天员将解包启封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开始准备训练。
舱外航天服可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需要;航天服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员的伤害,保证航天员的工作能力;航天服还能提供可靠工效保障及遥测通信保障等。
飞天舱外航天服每套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看点三:航天服组装与穿着适应性训练
舱外航天服解包启封后,航天员将开始对航天服进行组装、测试、穿着训练,整个过程要持续14个小时,这是为航天员下一步进行出舱活动做准备。
舱外航天服是世界上最精密、最复杂的“服装”,虽然航天员在地面进行了无数次穿脱训练,但在真正的太空环境中还是第一次。航天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实施,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航天服在轨组装检查和训练预计将在26日午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