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社述评:国庆节“黄金周”安全责任大于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 钱春弦)今年“十一”假期,是我国节假日调整后第一个国庆假期,同时也是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后第一个黄金周,全国人民旅游热情高涨,因此做好假日旅游工作,对促进旅游市场恢复、拉动国内居民消费、让人民享受假日生活有特殊意义,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确保安全第一。

    今年春节黄金周,南方旅游遭遇百年不遇雨雪冰冻灾害,国内旅游受到明显压缩。加上“五一”长假取消,国民多年来已经形成的长假旅游需求不可避免地要在“十一”黄金周集中释放,局部地区可能出现“井喷”。根据全国假日办调查分析,本次黄金周局部地区接待压力将很大。在此情况下,交通运输、景区景点、场馆饭店等务必做好准备,防止由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失衡形成安全隐患。对于游客密集场所、交通集散地、旅游住宿设施、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大型游览游乐设施、旅游节庆活动等,要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天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对一些旅游景区景点造成严重损害,尽管这些地区已恢复正常接待水平,但许多景点特别是深山密林中山道、缆车等,尚未经过“井喷”式短时段、强客流考验,对此千万不能大意。与此同时,四川、甘肃、重庆、陕西等地震灾区,面临同样课题。目前四川大部分旅游景区接待能力基本恢复,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精品旅游景区已全面开放,青城山与都江堰于9月29日开放。黄金周是旅游恢复的难得时机,但安全大于天,灾区旅游要量力而行,相关部门要对旅游景区、旅游住宿设施、大型游览游乐设施等加强安全监管,排除隐患。

    确保旅游安全,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出的通知,强化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两个主体责任”。与此同时,也要切实加强旅游接待单位和人员安全意识,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游客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防范工作贯穿旅游始终。而旅游者特别是自助游客,也要强化安全风险意识。这样,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让全国人民共庆祖国生日、共贺奥运成功、共享假日欢乐。

 
 
 相关链接
· 十一黄金周桂林机场将增加66班临时航班
· 消费警示:“十一”黄金周当心落入消费陷阱
· 节假日调整后首个黄金周公路水路客流高速增长
· 北京市城管部门七项措施保障十一黄金周环境秩序
· 铁道部:铁路十一黄金周运输各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