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最大林区:10万人将为生态功能恢复改变居住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10月7日电(记者 刘景洋)黑龙江省近日决定采取措施全面恢复大小兴安岭的生态功能。按照“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的规划,将有10万人为生态功能恢复改变居住地。这其中包括2万多名村民和8万名林业职工及其家属。

    “规划”选取了大小兴安岭地区共59个乡镇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小城镇建设”。届时,生态脆弱地区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零星居住村民2.2万人将被转移到“小城镇”生活。此外,对现有林场和经营所也将进行整合撤并,转移安置林业职工及家属8万人。现有城镇的基础设施、教育条件、医疗条件、交通条件都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未来几十年间,“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将建立三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域都将完全禁止生产建设活动。“规划”要求,实验区和缓冲区可以进行不同级别的科学实验和矿产勘测,而“核心区”则要求做到无人居住。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伊春市行政辖区及通河县、巴彦县、绥棱县、汤原县、萝北县山区部分,区域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0余万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和重点成矿带之一。

    该区域是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水系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在保持水土、调蓄洪水、维持寒温带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着中国和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安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小兴安岭经过近60年高强度开发,可采成过熟林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7.8亿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6600万立方米,整体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相关链接
· 中国最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将在2-3年内停止主伐
· 黑龙江省出台加快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