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高血压日:专家建议加强高血压知识宣传教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10月8日电(记者 王昆)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副所长孙纪新说,当前应加强对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让老百姓完全了解高血压及其防治的相关知识,规范引导老百姓进行家庭自测血压。

    目前,河北省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高血压患病人群开始呈年轻化趋势。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有:一方面是遗传因素,父母遗传给子女,现阶段的医疗手段无法治愈,主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平衡的心态等控制病情;另一方面是后天因素,即精神过度紧张,钠盐摄入过多以及肥胖缺乏运动等。

    家庭自测血压能够增强老百姓自我管理血压的意识,营造自测血压的家庭氛围,对高血压的防治有显著作用。河北省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低。“三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患高血压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通过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提高知晓率,及时发现自己是否患病。同时,对于已患高血压病人,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明确诊断,进行规范治疗,提高控制率,防止心肌梗塞、脑出血、冠心病、脑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孙纪新说,作为医学科研人员都比较熟悉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但是老百姓并不是都能够具体了解。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老百姓改变观念,明白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要性,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才是防治工作重点。

    专家建议:饮食口味偏重的人群应加强自测血压

    新华社西安10月8日电(记者 杨一苗、耿凌楠)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的人们在饮食习惯上有口味偏重、爱吃面食的喜好,专家建议,有这样生活习惯的群体更应该重视自测血压。

    由于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这就造成高血压患病率高、危害性高、增长趋势高,但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通过家庭自测血压,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更好地控制高血压。

    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医生袁祖贻认为,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的人们饮食口味偏重,喜欢吃面食,这些都是高血压引发因素。因为食用过多的盐会导致血管腔变细,加重心脏负担,使血压升高。

    对此,专家提醒,通过自测血压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对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其中,高危因素人群应定期自测血压,至少一周测量一次。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降压也不能操之过急,除做好家庭自测血压外,还需定时服药,不随意减量服药,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保持良好情绪,防止体重升高。

    医学专家:家庭自测血压须避免误区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俞丽虹、张梦洁)近年来上海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3.4万人,成为上海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发达国家,居民家庭自测血压的比例高达75%,而在我国,许多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即使已知的高血压患者也仅凭感觉用药。

    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家庭自测血压”。专家指出,提倡家庭自测血压,可以促进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和有效控制,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举措。

    专家指出,家庭自测血压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走入误区。譬如有些患者不知道血压的峰值变化规律,测量时间不固定,结果影响了对高血压控制情况的正确判断。

    专家提醒:应避免“诊室高血压”

    新华社郑州10月8日电(记者 单纯刚)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王浩说,一些患者经常出现“诊室高血压”现象,为避免医生出现误诊,专家提倡患者也可常在家自测血压,作为诊断的参考。

    王浩介绍说,一些患者在家测量或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时,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而在医院测血压时,尤其是第一次就诊,面对陌生的医生,心情不免有些紧张,测得的血压却比较高,这就是“诊室高血压”。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步入高热量饮食、少运动消耗,而精神处于紧张、焦虑这样的状态中,这些因素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监控非常重要。国际上的一些高血压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都提倡患者在家自测血压。

    那么,该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呢?王浩建议,自测血压可以选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若选用电子血压计,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指套式电子血压计。

    测量血压最好连续测3次,每次间隔两分钟。第一次血压值不要,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血压值是比较可靠的,把这些血压值和脉搏,连同日期和时间以及当时的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就诊时拿给医生,是调整用药剂量的可靠依据。

    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门诊血压值,白天收缩压较门诊低10mmHg~15mmHg,舒张压低5mmHg~10mmHg,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初始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或更换降压药时,每日应测血压4次,一般在7时、10时、16时和20时测量。如患者每日血压波动较大或高血压急症发作时,测量频度要增加甚至要24小时血压监护。

    血压经调整后达标并且稳定的患者,一周测量一两次即可,血压长期稳定的患者也可两三周测量一次,测量时间最好在自己全天动态血压的高峰时。

 
 
 相关链接
·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