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周婷玉、崔静)“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从源头确保药品安全。”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颜江瑛介绍,首先是实现了受理、审评、审批“三分离”。她说,对药品行政审批运行模式进行改革,为的是解决审评审批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实行受理、审评、审批三分离,形成了分工合理、权责清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权力运行框架,为从源头铲除腐败现象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实施药品审评主审集体负责制、审评人员公示制、审评审批责任追究制和信息化建设。颜江瑛说,通过药品审评主审集体负责制,避免个人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现象;通过审评人员公示制,强化审评责任;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相关规定办事的,以及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工作失误的,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阳光”审评审批,最大限度地挤压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实现审评审批过程的可监控。

    与此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审评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对全部45个方面的112个行政审批项目实行标准化,向社会公布申办须知、程序、时限等基础上,把政务公开与实行网上审评审批相结合,实现了药品受理、审评和审批全过程的网络运行,实现了所有审评审批项目的全过程监控;药品审评中心等技术机构,实行了“开放日”和“定期咨询”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

2.4万余个积压的注册申请药品品种有望今年底完成审评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周婷玉、崔静)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主任李国庆8日说,截至今年9月底,2.4万余个过渡期注册申请品种集中审评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后续处理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结束。

    自今年1月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过渡期注册申请品种开展集中审评工作,以加快解决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注册品种积压、审评时限过长的问题。

    “尽快解决审评任务积压问题是药品审评工作近期的主要任务。”李国庆说,在这项工作中,坚持老品种老办法,充分考虑过渡期品种的特殊性,在安全性问题上,如对高风险的中药注射剂、注射剂无菌工艺要求等方面,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确保上市药品的安全。

    过渡期集中审评的品种范围为:2007年10月1日(即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日期)之前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但尚未完成审评的,原《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所界定的中药注册分类8类、9类注册申请和化学药品注册分类5类、6类注册申请。

    李国庆指出,造成注册申请药品品种积压、审评时限过长的原因主要有:申报注册的任务量太大,而审评队伍规模、水平受到限制;前些年由于企业发展迅速,而引导监管相对薄弱,药品研发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另外,审评中心自身建设也需根据形势和任务进行改革,如调整审评策略和程序等。

 
 
 相关链接
· 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会通报药品审评审批有关情况
· 食品药品监管局实行“三制一化”进行药品审评审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