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重庆积极推进城乡统筹资源双向互动力促共同繁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09日   来源:人民日报

    自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市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城乡资源双向对接,打破城乡界限,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实现了城乡资源要素的交汇融合,为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是重庆的基本市情。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重庆探索建立了符合本地实际的“一圈两翼”协调发展机制。“一圈”是以重庆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两翼”是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重庆将92项市级权限下放给了区县政府行使,规定75%以上的财力用于区县和农村发展,并重点投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以经济较发达的“一小时经济圈”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两翼”发展。

    重庆着力构建产业联动、就业转移、卫生共享、扶贫开发等8大新机制,促进城市优质服务资源下乡,引导城市产业链向欠发达区域延伸。作为重庆市10大城市资源下乡示范项目,江北区光大集团奶牛产业化项目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等模式,建成了西南最大、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牧场,每年向当地农民订单收购牧草5000多吨,直接吸纳了当地近300名农民就业,实现了30多户农民率先转化为市民。

    为确保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重庆市规定,市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70%以上用于农村,同时,连续5年向各区县每年安排2500万元,用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全部清偿农村“普九”教育19.6亿元的欠债,消除442.9万平方米中小学D类危房,全市8000余名农村代课老师全部转正为公办教师;出台城乡合作医疗保险方案,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参保;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市实现了农村低保全覆盖。

    重庆市采取5项措施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是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工作体系,初步消除了招录时乡村户籍歧视;二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三是建设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开通了全国最大的农民工劳务对接网络平台;四是为农民工实行“低费率、广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五是放宽了城乡户口迁移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转入城镇定居。

    为加快城乡统筹,重庆市在土地流转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尝试。重庆市在确保农地性质不改变、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各区县也相继出台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并建立起多级流转服务机构。地处三峡库区的忠县结合柑橘产业发展,推行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使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超过20万亩,其中柑橘基地面积近10万亩,带动了当地农民持续增收。(记者 余继军)

 
 
 相关链接
· 重庆成都改革报告:统筹城乡差别 破解民生难题
·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乡发展差距缩小
· 经济综述: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 山东省莱芜市通过市场化手段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